E730.冯水旺:回望在周口教计算机的岁月

2002年农历正月初六因为没有南下也给我留下不少的遗憾,对于2001年下半年的南方之旅也收益非浅,毕竟电脑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致使我终生受用不尽。我在南粤大地的东莞谢岗新世纪工厂做工期间为谢岗镇上科宏电脑做过兼职教师,曾在代课时认识了日本人山本先生,他是我的一名学生的上司,由我学生口中得知他曾去过11国家,会六种语言。由于我是外语学习者,曾经在周口学习期间学过日语,故在与山本先生聊天时他为我纠正了日语发音,想起此事想传递我对山本先生的谢意。第一次在南粤大地虽说没能挣到钱,我身上却增添了许多无形的资产,后来我用了一首诗概括了2001年下半年的整个行程。《南方之旅》诗曰:
孤身一人下广东,
飘飘悠悠落谢岗。
育英桃李遍九州,
只因他乡遇故知,
传销路上行一回。
稍有不慎走悬崖,
仙人赐药命忽转。
除旧迎新换新颜,
一代新人见世人。

2002年农历正月初十我拿着我在东莞市谢岗新世纪电脑培训中心临走时打印的个人简历到周口市内应聘工作,询问了周口大街小巷的电脑培训机构和广告公司,最后被周口市华夏电脑专修学校以每月300元包吃住的待遇录用,而没有到事先说好的广告公司做平面设计。

农历正月十二,我母亲去我姥娘家送饺子馅,我父亲给我拿了一百多块钱去了学校,还没进门,校长张远丽大姐正在接听我父亲从家里打来的电话,进门后我递上了几斤花生米,于是便上楼看学员去了。

当时负责电脑培训的只有一人,学校处于半滩痪状态。各方面都不太好,对于我刚从南方沿海回来的电脑高级教员来说也许不太满意。三天后,我正式成为电脑教育界的一位成员,才使我有机会能把我的学识和教育经验回报中共·周口三川大地的父老乡亲。

我到校没有几天,学员不断增加,且大部分学员都是从省市级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应往届毕业生。对于这些我感到非常吃惊,也许是电脑教育在当时豫东南的周口农业地区还不是很好,对于来自非计算机专业的周口师院中文系的毕业生杨娜同学电脑水平不高也有情可愿。然而对来来自淮阳县在周口财校毕业生刘娜和农校的万玉凤同学以及来自商水的周口农校毕业生李苗和商水职业高中的的李梦馨等同学的两年中专计算机专业学习后也莫名而来,我感到非常吃惊。两年的在校学习,除文化课外,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论课学习是必不可少,但对于他们的上机实践操作到了哪种程度我一无所知。一名来自淮阳安岭镇的信阳工业学校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的赵凤同学不会电脑,怎能学电脑建筑设计,我感到吃惊。对于来自扶沟县的许昌商贸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张永鲜同学对于电脑也知之甚少,况且听我课五天后才敢报名。对于这些学员的基本情况我刚开始曾做过初步了解,他们能够跟着我学习,我的保证只能说一句“走出去可以和世界接轨”,在社会上对于自己学到的知识可以长期立足于社会实践当中。一个软件一个月的培训在当时的豫东南的周口大地我又开始传授国家劳动部和和社会保障部指定教材的计算机高级操作员级课程。

也许我也是从学生出身,也许借用原河南省副省长王明义同志回到周口考察讲话时说的一句“我是喝沙颍河水、吃黄泛区饭长大的地地道道的周口人”。他们上学的学费有的东家揍、西家借的,有的甚至是自已的家人卖掉多余的粮食和牲畜攒起来的。多年的学习有的甚至埋葬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令他们的家人非常的遗憾!尤其是一天中午,一位从淮阳王店乡冒着烈日骑着自行车到周口市区为自己女儿找电脑学校的大叔的一段谈话让我记忆深刻。既然他们重新来学习,我的学识也只能倾囊而赠,重新辅导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让他们走到社会的各个岗位对于电脑的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

记得有一天,在公交车上见到我在周口学习期间的教师、周口师专政史系老师张鸿涛老师说了我一些情况。没有想到的是张老师说在电脑方面我也要喊你老师。与现在的周口师院政法学院副书记张鸿涛老师可以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当时在周求学期间一些书本上没有记载的历史都是由他所讲。打响“泸沟桥事变”第一枪的扶沟县老乡吉鸿昌将军的侄儿吉星文将军都是历史书上没有的知识,直到我看过近代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我的抗战生活》中的《泸沟炮火》才证实吉星文将军是我们周口扶沟县人。在校学习期间练毛笔字时他写了一幅字给“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赠词,有时他曾分享他自己填的词。每当想起这些,我非常的感谢张老师,也许从那时开始,我知道我从不敢抵毁任何人和事儿。

后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视知识如粪土,也许因为讲课太多我好像没有了嗓子。直到2018年看央视新闻1+1时得知河北保定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支援新疆教育时出现的讲着课慢慢的没有了声音,才知道这是讲课教师有的“通病”。后来逐步走向社会的各个行业。2005年始我开始在广东省的东莞又重新拾起了书本,跟着国家级著名专家、教授 、学者学习国学和社会上的各方面的课题。2013年我由南方沿海城市回到河南省会郑州,又有幸接交到省内部分高校的教授和学者及全国考古研究院奋战在一线的专家,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学习,我已经不在是当年的计算机老师,或许真的是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寻找的国学义务传承人。

2020年12月31日我休假回到周口市区,想重新认识我们的新周口时,在路过一所民办学校附近时,隐隐约约听到一位已故的社会办学的同仁的呼喊:冯老师到了重新拾起教育界一切的时候了。心想是啊,两位在周口大街上进城摆摊的农民可以办好学校。更何况近年来我又经过全国近几百位专家学者的亲传和点拔,回到周口教育界也只能等到我心归的的那一天了。同时愿我早日等到那一天的到来,并愿周口教育在借周口海陆空三线交通助力经济腾飞的东风,更上一层楼。
陈州之子:冯水旺
2021年12月重修于河南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