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31.范晔:.东汉大司徒冯勤
冯勤,字伟伯,魏郡繁阳人也。曾祖父扬,宣帝时为弘农太守。有八子,皆为二千石,赵魏间荣之,号曰“万石君”焉。兄弟形皆伟壮,唯勤祖父偃,长不满七尺,常自耻短陋,恐子孙之似也,乃为子伉娶长妻。伉生勤,长八尺三寸。八岁善计。
初为太守铫期功曹,有高能称。期常从光武征伐,政事一以委勤。勤同县冯巡等举兵应光武,谋未成而为豪右焦廉等所反,勤乃率将老母、兄弟及宗亲归期,期悉以为腹心,荐于光武。初未被用,后乃除为郎中,给事尚书。以图议军粮,在事精勤,遂见亲识。每引进,帝辄顾谓左右曰:“佳乎吏也!”由是使典诸侯封事。勤差量功次轻重,国土远近,地势丰薄,不相逾越,莫不厌服焉。自是封爵之制,非勤不定。帝益以为能,尚书众事,皆令总录之。
司徒侯霸荐前梁令阎杨。杨素有讥议,帝常嫌之,既见霸奏,疑其有奸,大怒,赐霸玺书曰:“崇山、幽都何可偶,黄钺一下无处所。欲以身试法邪?将杀身以成仁邪?”使勤奉策至司徒府。勤还,陈霸本意,申释事理,帝意稍解,拜勤尚书仆射。职事十五年,以勤劳赐爵关内侯。迁尚书令,拜大司农,三岁迁司徒。
先是,三公多见罪退,帝贤勤,欲令以善自终,乃因宴见从容戒之曰:“朱浮上不忠于君,下陵轹同列,竟以中伤至今,死生吉凶未可知,岂不惜哉!人臣放逐受诛,虽复追加赏赐赙祭,不足以偿不訾之身。忠臣孝子,览照前世,以为镜诫。能尽忠于国,事君无二,则爵赏光乎当世,功名列于不朽,可不勉哉!”勤愈恭约尽忠,号称任职。
勤母年八十,每会见,诏敕勿拜,令御者扶上殿,顾谓诸王主曰:“使勤贵宠者,此母也。”其见亲重如此。
中元元年,薨,帝悼惜之,使者吊祠,赐东园秘器,赗赠有加。
勤七子。长子宗嗣,至张掖属国都尉。中子顺,尚平阳长公主,终于大鸿胪。建初八年,以顺中子奋袭主爵为平阳侯,薨,无子。永元七年,诏书复封奋兄羽林右监劲为平阳侯,奉公主之祀。奋弟由,黄门侍郎,尚平安公主。劲薨,子卯嗣。卯延光中为侍中,薨,子留嗣。
冯勤(?—56)
冯勤,字伟伯,魏郡繁阳(今河南内黄)人。他的曾祖父冯扬在西汉宣帝时官至弘农(今陕西华阴)太守。冯扬有八个儿子,都做到俸禄2000石的大官,因此被人尊称为“万石君”。冯氏兄弟个个身材魁梧,唯冯勤的祖父冯偃身高不足七尺,和兄弟们在一起时比别人矮了一头,总是自惭形秽。他唯恐自己在身材上的劣势会殃及儿孙,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他在为儿子娶媳妇的时候,特别注意物色身材高大的女子。冯偃如愿以偿地为儿子冯伉娶了一个比他自己还高的媳妇。冯伉的儿子冯勤继承了父系的聪明,8岁时就善于计算,有过人之处,也承袭了母亲的优点,幼年时就比堂兄弟们还高,长大后身高8尺8寸,如鹤立鸡群。
后来,冯勤善于计算的名声传到了太守铫期的耳朵里,铫期提拔他当了郡里的功曹。铫期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他愤于王莽篡汉,决心以恢复汉室为己任。为此,他在王莽末年的天下大乱中,决定弃官出走,追随刘秀征讨四方。铫期下了决心之后,把冯勤找来,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他。
冯勤久慕南阳刘氏兄弟的大名,同时他也对王莽的倒行逆施早就心怀不满,因此坚决支持铫期去投奔刘秀。铫期很高兴,他也很看重冯勤的才能,断然将郡里的一切事务都托付给了冯勤。铫期走后不久,冯勤就和同乡冯巡等人一起举兵响应。可惜他们终因兵力单薄,反被当地豪强焦廉等人所败。
汉光武帝(前6—57)
失败之后,魏郡已无法容身,冯勤当机立断,毅然率领族中男女老幼投奔铫期。铫期大喜过望,把他当作心腹,军中大小事务都与冯勤商量,后来又把他举荐给刘秀。刘秀开始的时候并未看重冯勤,他认为铫期虽然英勇善战,只是一介武夫,他的部下也强不到哪里去。没想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刘秀看到冯勤原来是个书生气十足的儒生,交谈后发现他很有才能,于是委任冯勤为尚书。以后,在刘秀统一战争过程中,冯勤负责供应军粮,对统一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受到刘秀的赏识和信赖,刘秀每次见到他,就对左右的人夸奖说: “这是个能干的官吏啊!”
东汉王朝建立后,汉光武帝大封功臣,恩赏备至,待遇优厚,他让功臣们自己提议要封什么地方。功臣们纷纷提出要求分得京城附近和南阳等富饶郡县的土地。为了尽可能地满足功臣们的愿望,刘秀把这项重任交付给冯勤。冯勤按每个人的功劳大小、封邑远近、土地肥瘠,公平合理地提出分封方案,受到刘秀和功臣们的一致好评。从此,刘秀把朝廷的册封事宜一概交由冯勤主持。
建武十三年(37年)四月,吴汉平定公孙述后,从蜀地凯旋回到洛阳,而且带回来公孙述王宫中全套郊庙乐器、车驾等法器,汉宫礼仪将因此更加规范化。刘秀大开华宴,慰问将士。有战功的,一律以策书记其功勋。这规模盛大的策勋封功活动,共有365人增加食邑,更改封号,另有外戚45人受封。刘秀让冯勤主持这次繁杂而细致的事务。结果,冯勤所提出的方案公平合理,被封的功臣勋戚没有一个人不口服心服。刘秀也十分满意,对冯勤越来越信任有加,让他全面负责尚书台的事务。
有一次,大司徒侯霸上书刘秀,推荐前任梁县(今河南临汝西南)县令阎杨。阎杨平素好议论时政,不免有诽谤朝廷的嫌疑,刘秀很讨厌他,可侯霸偏偏不知趣地举荐阎杨。刘秀览奏大怒,他认定侯霸和阎杨有勾结,于是派冯勤带着他的手诏到司徒府痛斥侯霸。冯勤到了司徒府,宣读了诏书,侯霸已经上了年纪,他一听就吓坏了。冯勤劝慰侯霸,让他讲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回到宫中,冯勤向刘秀陈述了侯霸的本意,阐明了事实真相,刘秀才息怒饶恕了侯霸。
刘秀擢升冯勤为尚书仆射。尚书仆射是尚书台的副职,俸禄才600石,地位和待遇都不能与俸禄万石的三公相比,但实权远在三公之上。他掌握最重要的机密,出纳王命,是皇帝的喉舌,说好说坏往往取决于他。刘秀通过尚书台亲自管理官吏职事和天下政务,尚书台把天下大事直接向他汇报,由他参决后,乃下三府执行。由于尚书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尚书日趋尊荣,以至后来尚书仆射出行于复道时,三公、列卿、将、营校尉诸官,都要让道。
冯勤担任尚书仆射一职15年之久,所有的功臣、外戚封侯晋爵均经其之手,但自己却一直没有封爵。刘秀觉得过意不去,便策封冯勤为关内侯。后来,又擢升他为尚书令,俸禄也随之增加到了1000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任职年久,刘秀任命他为大司农。冯勤的地位和待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了俸禄二千石的九卿之一,掌管国家的财政收支大权。
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五月十一日,刘秀任命冯勤为司徒,位列三公。刘秀在位时,加强了对官吏的法律约束,对位极人臣的高官也不例外,故三公多有废黜。自邓禹之后,先后有伏湛被策免,韩歆被逼自杀,欧阳歙和戴涉相继下狱处死。
刘秀非常看重冯勤,想让他善始善终于相位,就召冯勤入宫宴见,告诫他:“朱浮上不忠于君,下欺凌同僚,免职后生死未卜,令人惋惜。为人臣者放逐受诛,事后虽然追加赏赐或优厚抚恤,不足以抵偿宝贵的人生啊。忠臣孝子要尽忠报国,忠贞不二,生前得到爵位、功名、利禄,死后亦名声不朽,岂不美哉?”冯勤在刘秀面前唯唯诺诺,事事小心谨慎,对刘秀恭敬有加,博得博得朝廷上下一致称赞。
冯勤之母年近八旬,刘秀对她非常尊重。冯母每次入宫觐见,刘秀都下诏让冯母免下拜,令侍者扶她上殿,并对诸王公及大臣们说:“使冯勤贵宠的人,就是这位老妈妈呀。”刘秀对冯母如此体恤,使得冯勤对皇上忠心不二,兢兢业业,不敢有负皇恩。
中元元年(56年),冯勤随驾西幸长安,由于年岁已高,舟车劳顿,回到洛阳就病倒了。刘秀特地派御医为冯勤把脉治病,又赏赐冯家大量钱帛,以示关怀。六月二十八日,冯勤病逝。刘秀深为痛惜,派使者到冯府吊唁,并御赐皇家棺木及大量钱帛、衣物,厚葬冯勤。
《四库全书》关于冯勤的有关记载
冯勤有七个儿子,长子冯宗官至属国都尉。汉明帝刘庄追念冯勤的功绩,把女儿平阳长公主刘奴许配给了冯勤的中子冯顺,冯顺后来官至大鸿胪。冯顺的长子冯劲,官至羽林右监,袭爵平阳侯。汉章帝刘妲又让冯顺的中子冯奋继承公主的爵位,封平阳侯。冯奋的弟弟冯由官至黄门侍郎,娶平安公主为妻。

湘冯文化祝冯氏宗亲兔年吉祥,钱兔无量

冯简不简单,创造了中国科技史上五个第一

毛主席曾打算让毛岸英回湘工作

湖南湘乡冯氏徙居陕南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