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劫后余生
1945年,八路军鲁中军区在县地方武装配合下攻打冶源,日伪军顽固抵抗,请求驻县城的日军增援。八路军埋伏于石河两岸围点打援,消灭了增援鬼子,不久冶源解放。翌年,临朐县机关迁驻冶源宋庄。冯元和和他的福荫堂也获得了新生。那时刚解放,从外地来冶源街做小生意的、摆小摊子的人也陆陆续续多了起来。
中秋节后,天气渐凉,老父亲冯允亮接到友人捎信,要他节后尽快西去省城方向的章丘行医,那个时候,国民党部队正大举进攻沂蒙解放区,地主土匪、还乡团分子也疯狂进行阶级报复,到处抓壮丁去堵枪眼,守城头,外面路上形势严峻。冯元和不能让父亲一个人奔去章丘,他要陪父亲一同去,以便照料他。经过家人商量后,两人骑着毛驴一路上穿沟过岭向章丘赶去。人刚过王坟,此时天空却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又累又饿,偏偏路上遇到从黑山下来的土匪,经过盘查询问,土匪见两人是去章丘治病救人的郎中,便发了善心放两人过去。经历一场土匪惊吓,两人又不敢在路上过多地停留,也找不到个人来问道,以致走了许多弯路,直到第二天下午黑天时分才找到章丘友人的家。章丘这个地方,由于连年战乱、干旱、瘟疫、水患等天灾人祸交替出现,已是哀鸿遍野,好多殷实的家庭都被饥荒拖垮。小儿风疹、痘疮、疔疖死人成了常事,人们麻木到已不把生死当回事的地步了。在这种情况下冯元和父子一路艰辛自不必说,他们在这个地疏人生的地方辗转七八天,终于摸清了瘟病的根源,他们不怕脏,不怕累,不叫苦不埋怨,不弹嫌吃喝,不讲价钱,在这种条件恶劣的环境中只求治病救人。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是看病、抓药、出诊,他们还把两代人不懈怒力研制的金黄散、桃花散、杏黄散配制好免费发送到患者手里。
临朐名医冯元和先生
旧社会医疗条件不好,很多人被瘟病浸染治好后会落下慢性病症,然而这几种散剂药面简直在那个时代就是家庭必备的常用药,用香油调和敷于患处,成为专门治疗各种痈疽疔疖等疱疹疮痍等病毒性传染疾病的最佳良药。从章丘回来后,由于年事己高,又加上旅途劳顿,老父亲冯允亮也不幸染上了瘟疫,在冯元和和家人细心照料下,经过多方调养,三个月后,身体才逐步地得到复原。

作者简介
冯恩科,临朐县乡贤民俗文化研究会冶源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山东省齐鲁美术家协会会员、潍坊书画研究院会员、临朐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临朐书画研究会会员、爱好诗词、散文、书画创作。作品在《青年思想家》、《风筝都》、《山东工人报》等刊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