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这一年
2021,这一年
文字制作/大地情深


2021,这一年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明天,我们都将踏进2022年
无论你是爱过恨过,还是哭过笑过,
不管你是高官平民,还是大款明星,
2021,都将与每个人永远不会再见——
永远!
今大而记之简而言之,并以此献给难忘的2021年!


(一)国家事
◎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华夏大地歌如潮,旗似海,到处是最亮的中国红,彰显的是民心所向——中国共产党!
◎这一年,中美阿拉加斯加会谈,面对美方的霸凌,“中国不吃这一套!”震动世界。天津会谈,更划了三条红线、列出几份清单。孟晚舟回来了,实践再次证明,这开启了中国崛起的新纪元!为这,中国人民整整等了一百年。
◎这一年,新冠疫情仍然肆虐世界,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控制最好,经济恢复最快,成了地球村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这一年,载人飞船两升天 ,空间站建设再添装;双航母、祝融号、玉兔车、核潜艇、北斗网,喜事一桩接一桩。农业再丰收,解后忧,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
◎这一年,香港国安法落地,乱港分子顿成鸟散兽;国家统一宝岛回家,谁也当不了。
◎这一年,脱贫之后乡村振兴再发力,共同富裕上热搜,教育双减解民忧,反垄断揪黑手,整治娱乐圈还文艺一片蓝天,万民欢喜。
◎这一年,世界不太平,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也遇到不少困难。
◎这一年,众多热词传九州,“人民至上”,“强国有我”,“2035到台湾”等成热搜。“教育双减”获点赞。
◎这一年,中国人有太多的感悟,千条万条成一条:生活在中国真好,共产党才是我们的中流砥柱;谁也阻挡不住中国崛起的脚步。道路虽曲折,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二)家族事
有国才有家,国是千万家
◎这一年,是我雁门冯氏传承传统文化硕果累累的一年。继褒奖先祖冯如京的“勋高五省”牌楼屹立州城之后,冯家人同心协力又为代县城添新景——
❶由冯氏族人集资数十万元新建的“冯氏文化园石牌楼”高雅恢宏,静等剪彩。这里寄托着几代冯家人的梦想,也承载着时代和代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荣光。文化园峻工之日,人们不会忘记为此付出心血的每个人,包括有远见的父母官们!
❷由冯苓植先生捐赠万册图书的“记住乡愁支教图书馆”落户代县西北街小学,更功德无量。冯家的根在这里,发祥地在这里,以万卷书滋养这块热土,造福西北街千家万户的孩子,彰显了以老人为代表的冯家人的博大胸怀和对故土深深的爱。
◎这一年,由丰年前辈历时二年编辑的《代州冯氏世谱续集》出版;由冯占军默默耕耘的《代州冯氏族谱》新版亦即将完工。这是两项历史性工程,功德工程,必将载入史册。
◎这一年,代县县委政府首次为筹建“冯氏文化园”成立由县委书记挂帅的工程领导组,冯氏族人多年的奔走呼号终于见到了曙光。
◎这一年,雁门冯氏中庄寨族人,继冯占英等打开北航等名校,冯建敏今年又以优异成绩踏进南开大学校门。更多的冯家学子不但进入太原忻州等省市名校,更在卓越班有名,冯家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正在到来。
◎这一年,在占军的积极努力下,牺牲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长眠异国他乡我的大哥冯觐(中堂)首次 入驻“繁峙憨山景区党史展览馆”,“功臣门第”再次被万人敬仰。这是家族的光荣!
◎这一年,中庄寨冯氏祖坟三年植树 圆满完成,祖坟绿树成荫的梦想终于成真 。数百棵云杉郁郁葱葱,成了祖坟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一年,冯家也痛失了厚植公等家族精英,痛惜之余愿天国没有病痛;更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多多保重。

大哥,我来看你
——写在大哥遗像在《繁峙县党史展厅》展出之际
(一)
捧束鲜花放在像前
一个全家七十年的宿愿
今天寒衣节
我从父母的坟头匆匆赶来
带着已故二老的嘱托
在这里——
憨山景区“繁峙县党史展厅”与你相见
脚下是外公的家乡——你熟悉的砂河
孔孔窑洞是你曾躲藏日军飞机轰炸的地方
座座庭院你跟着外婆曾玩耍串门
远望就是咱们村
那山
还和过去一样巍峨
那河
却没了昔日的咆哮只能低吟
人已走屋已拆
留下的只有永远的念想
你昂然屹立的上方
是咱家曾挂过的“功臣门第”牌匾
身旁是你的战友邱少云黄继光
还有长津湖冰雕连那一尊尊英雄
每天千人拍照万人驻足瞻仰
他们都知道是你们的一拳
打出了共和国的百年和平!
(二)
大哥,祖国有没忘记你
我们更没忘记你
你春走我秋生
懂事后多少个白天我陪母亲为你热泪盈眶
多少个夜晚
我在父亲的的叙说中难眠
解放战争你走了大半个中国
西子湖畔留下了你这张遗像
母亲包了里三层外三层
数不清摸了多少遍湿了多少衣襟
你读过的那本《庄农杂字》
从你诵读八十多了一直传到今
那里有父亲的殷切期盼
更有咱弟兄四人的共同愿望决心
五十年代末六六哥赴朝归来
从他那里我才知道
五次战役你次次冲锋在前
饥吃炒面渴咹雪
怀抱长枪就地寝
那苦那险世罕见人难忍
军号就是命令
歼敌就是使命
你们前仆后继
一排倒下另一排立马冲上
也就是在第五次战役打响的
第六天
你倒在了血泊中
那年你23岁整
是你们197453具血肉之躯
筑就了令联合国军闻风丧胆的钢铁长城
换来了今天的万家团圆和平安宁
从此“轻不言战”四个字
也成了我心中的永恒
父亲曾说他无怨无悔
因为你和毛主席的儿子一样长眠异国他乡
(三)
大哥,七十多年了
和全国人民一样
咱家也过上了小康生活
八十年代中
我们和母亲告别了那个滴满你汗水的山庄
迁回老家中庄寨村
实现了父亲的回迁的愿望
如今咱家人丁兴旺儿孙满堂
二哥三哥都四世同堂五世同堂
成了一个50多人的大家庭
我们家已没有一个“农村人”
成为村里许多人羡慕的一家人
父亲走的早点
母亲94岁无疾而终
我永远记得父亲在病中的嘱咐
让你魂归故里
这几年我特别关注
志愿军烈士遗骸归来之讯
有生之年我一定
让你回到父母的脚下
圆父亲的梦
大哥
你没有走
你虽走犹荣
我们永远记得你
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三)自己事
有人说时代的一粒土,落到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信乎?未必。我倒觉得,你可以在这山上养花种草,让它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于是2021:
◎这一年,我和天亮在繁峙县教科局张占羽局长的支持下,圆了为繁峙教育鼓劲加油的梦。历时五个月编辑出版了《守正创新——繁峙教育十年之路》一书。多侧面的记录了繁峙教育人守正创新立德树人十年所走过的路,受到社会好评。
◎如今虽说占羽局长已经荣调,可他倡导并身体力行的教育理念、精神同矗立在滹源大地的一座座校园,正在对繁峙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时间已经证明,并会继续证明,繁峙教育这十年走过之路是与教育新理念一脉相承,其探索是可贵的,成绩是里程碑式的。有幸在有生之年为繁峙教育再吶喊,我为没有虚度这段时光而欣慰。
◎这一年,我重回一别五十五年的母校——忻县师范(秀容书院),见物思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归来后在老三届同学们的鼎力支持下,两个月盖了“小楼”六间——编辑了《情满六角楼——忻师老三届同学话书院》六集美篇,既为忻师老三届十个班,400余名同学搭建了一个云平台交流见面,弥补了文革那个特殊年代的诸多遗憾,也使我收获了友谊、幸福和感动,好多时夜不能眠。有同学说“毕业五十年,400多七八十岁的老同学再聚首,这以前没听说过,以后也恐怕难见”。大量的留言使我常热泪满眼!
◎这一年,在几位老友的引领下,我在“菩提树”下游走,在儒释道之间学习、探究、思考。也以《菩提树下——行走在儒释道之间》美篇的形式写下了几十则随笔感受肺俯之言。虽说是走马观花,似懂非懂,可心灵的触动,说不清的感应,也留下了深深浅浅的一串脚印。实事求是的说,这只是一次探路,但为来年的再行走找到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这一年,我从秋天开始每日熬制“心灵鸡汤一碗”,以《每日心语》的形式与挚友们分享和自勉。力球融感悟教训与影像绘画为一体,梦想熬他个秋冬春夏,成一锅四季老汤。被一些老友笑称为“冯氏菜根谭”。谭倒不敢,引来的不少跟贴评论和解读,确倒是盘盘美餐。没想到自寻其乐,变成了同乐同欢。
◎这一年,我的许多梦想都是在美篇这个平台上才实现。文章视频话题,虽说都扯蛋,想也没想到有的还获天南海北朋友的点赞,真该深深感谢美篇,谢谢各位小编!

◎2021将成去年,时代的这趟列车即将到站,谁都得换乘2022这班车。明年我们都要擼起袖子加油干,多为国家做贡献。当官的记得为民和清廉,咱老百姓赚钱的继续赚钱,搬砖的继续搬砖,让小康的成色更耀眼,人人给二十大献上一份厚厚的礼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