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天河养生谷。这个谷地跟一般意义上的谷地不同。这是一种被群山环抱了的宏阔;这是一种被溪流滋润了的红土大野。站在这里,向北,向东,向西望去,极目处,是巨大座椅状的连绵起伏的山峦。那山峦,从山脊到山脚,从山脚到大地,高高低低地缓缓延伸而来。那大地,从朱家林、大峪庄、波子峪三个不同的方向铺展开来……俯瞰时,山脚下,那一块块凸起的山石,那一个个错落有致的村庄,那一波波起起伏伏的创意园区,让纵横交错其间的条条道路,生发出一种酷似五线谱般地律动。向南展望时,溪流穿过形色各异的养生别墅,在树木、草丛的包围中,汇聚成一片不小的水面。在那里,溪流稍作停歇后,欢快地跨过堤坝出口,穿过平展而广阔的原野,一路向南,向着汶河,向着巍巍耸立的艾山奔流而去。
二零一七年的春天,有一个人把目光投向这里。这里,初看像一幅巨大飘渺空灵的山水画,静下心来看时,就能发现源自深厚土地的一道道光……那是春意地萌动;那是一道道充满勃勃生机,浩大而又饱满的光;那是一个有着众多色彩和层次,散发着生命之光的所在。
他——高玉森。他第一次来到这片散发着隐隐红光的土地时,就被这片土地吸引了。站在这里,他最先想到了红红的丹参。这《本草纲目》中谓之“能破宿血,补新血”的丹参,它的颜色像极了眼前这片红色的土地。多少年来,高玉森一直在寻找丹参的家,在这里,他突然意识到,他找到家了。
考古资料记载,距离此地不远处的东柳沟,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人类居住。尽管我们的祖先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这里?他们是怎么出现在这里的?他们是按照某个指令出现的?还是懵懵懂懂偶然出现的?这些都很难讲得清楚了。但是,不管是那一种情况,我们的祖先的确很久以前就在这里了。是的,在这个有阳光照耀;在这个有水、有空气,有山川、有河流,有土地的地方,我们的祖先与各种动物,各种植物,以及各种奇奇怪怪的事物一起一直守在这里。
在这里,我们的祖先与所有的人类一样,最不情愿的就是出生之后就要面对的死亡了。是的,死亡一直是一个“犯忌讳”的名词,人们不想提起它,但却必须面对它。记得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她小的时候,第一次从奶奶嘴里知道人还会死时,立刻流泪了……是的,“死亡”这个词,是一个一旦触及就令人恐惧和悲伤的词。人有生就会有死,这是人和万物从出生那一天起就注定了的;这是每一个活着的人,不情愿,但又必须面对的事情。
然而,在历史的记忆里,有一种药曾经几度诱惑着人们,它让许多人苦苦地寻找着它的下落。这种《本草纲目》中找不到,但却在历史的云烟中时常晃动着它的影子的“药”,叫“不死药”。这种药,让率三千童男童女出海为秦始皇寻药的徐福去向成谜;让自称仙人赐食“巨栆”的方士李少君,未来得及给汉武帝求得“巨栆”,自己先病死了。毫无悬念,一切终成遗憾。
显然,开天辟地时候,当一个“生”字从混沌中跳跃而出之后,亦即打破了过往那种恒久的沉寂,生死轮回成为这个世界上的铁律。是的,人,这个脱离自然母腹的婴儿,无论走出多远,也离不开自己的母体。那些来自于自然母体的空气、水、盐、蔬菜和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的愈行愈远,人的身体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了,渐渐地,源于母腹的元气和供给越来越弱,直至失衡……人开始生病,开始衰老,开始死亡……
人生路上,如何最大化地把人的生命予以延长?这一切,站在这里的高玉森已经想到了。因而,当他意识到眼前的土地就是他一直要为“丹参”寻找的那个家的时候,他也找到了那个心目中让人养生的地方。
人的生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冥冥中,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因果。这里,是一个看起来非常亲切,又非常熟悉的地方。这里,每一座山,每一块石头,每一片土地,每一条溪流,都暗含着生存的意志。这里,晨昏光影,小溪流水,林风鸟鸣,乃至虫声蛙叫,都能让人感觉到自己更加属于这方土地。继而,这里让人安顿,让人萌生出一种从喧嚣浮躁的都市中抽离出来的安全感。它很容易让人由衷生发出许多设想,并且努力用最恰当的方式去完善。
人是有家的,人是有根的。人之所以活着,是人与自然母体之间的那条根在源源不断地给人输送着那些不可或缺的养分。如阳光、空气、水分、食物等等……人的死亡尽管是人的宿命,但是人的寿命是可以延长的。我们的老祖宗在《黄帝内经》中所强调的“阴阳平衡”、“治未病”等,这些有关于人的健康指导,十分了的,它切中了人的要害。
因而我想,所谓的药和食物也不过是一种人为的划分,人饥饿了,饿晕了,食物就是最好的“药”;人体某一个方面失衡了,病了,吃的那个药,就是人急需的“食物”或“水”;况且有的植物、矿物、动物,你根本就没法界定它是属于“药”类还是“食物”类。基于此,有关于人体的“调理、补充、平衡”,始成为我们祖先养生的智慧。它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的健康源于自然地供给,取决于摄入自然界各种能量的全面性和平衡性。尤其那些被人们忽略了的看似不起眼的东西,人体一旦缺少了,就会生病。
由此看来,高玉森的脚步只所以在这方土地上停了下来,那是因为,他真切地感觉到这方深红色的土地与人的生命本体的接近。而且,这种接近,以至于接近到可以听到彼此的呼吸了。是的,这里可以生长出深红色的最具本质特性的丹参;这里可以长出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的柴胡,车前草,紫苏,益母草,艾草,野菊花,金银花,葛根,桔梗,黄柏,杜仲……这一切,以及这里的山,这里的空气,这里的水,它们可以与走进这里的每一个人共通共融;它们可以与走进这里的每一个人,让一度失衡的生命找回本来的平衡。
来到天河养生谷,你可以感觉到山脉地起浮,感觉到溪流的涌动;你可以垂钓,可以品尝添加各种新鲜中草药食材烹制的菜肴;你可以去广阔的田间地头,寻找源于大地的缕缕心事;你还可以呼吸着源于深山大野的空气,在田间别墅安静地入梦……
今天,天河养生谷,冬日的暖阳透过开放式的玻璃围墙,给卧室、疗养室、运动室,送来浓浓的暖意。此刻,那些源自太阳的温暖,在每一个角落里都留下了一缕缕的魂魄,那魂魄与源自大野的地气交互回旋,久久不肯散去。
今天,在这里,所有的一切,近乎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一个融天、地、人于一体的世界。站在这里,所有的烦恼随风而去,你甚至不想拍照,不想吟诗;你只想对着大野,对着远山,放开喉咙,用尽所有的力气大喊一声,听一听来自大野、远山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