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920.冯情:雁门冯氏精英冯联植

冯联植,祖籍山西省忻州市代县西北街,代州冯氏十八世,生于一九三四年二月二十一日,卒于二零一七年正月初二,享年八十三岁。
一九三四年出生于太原,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冯鹏翥早年毕业于保定军校,曾任国民革命军中将军长。1938年抗战爆发后随家人迁址陕西省长武县躲避战乱,1942年父亲在四川去世后,在叔叔冯鹏齢的帮助下搬迁至西安并完成了小学,中学的学业。1951年回到太原,在太原三中学习,1953年考入太原工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1957年毕业留校任教,1959年至1962年考入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学习深造。1963年来到阳泉市技工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由于家庭历史原因,历次各种“运动”都会受到牵连,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更是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铸工车间改造。直到1979年平反才重新回到讲台。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尤其是恢复高考后,很多渴望知识的年轻人每天晚上都会到家里,请他讲解一些学习上的问题,他也总是不厌其烦的给这些年轻人反复讲解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当时家里很小,我们也总是要等到最后一个学生离开才能休息睡觉。这些人当中,有一些考上了大学,有一些成为学校或厂里的技术骨干。1976年,他还参与了一项“平衡吊”的新产品开发工作,并获得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奖,该产品成为阳泉电工机械厂的主要产品。
1984年,阳泉市筹备成立第一所大学,阳泉煤炭专科学校(现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从阳泉技工学校调入开始参加筹建工作,组建了机械电子工程系,担任首任系主任,副教授。一直到1994年退休,10年间,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年轻教师队伍,目前也都在学校担任部门领导,教授等,也为阳泉市培养了一大批煤矿专业技术人才,为山西的煤炭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在1984年当选阳泉市人大代表,阳泉市第九届,第十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会阳泉委员会委员,他积极参与阳泉市的教育改革和建设,积极参政议政,为阳泉市的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为阳泉市的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
冯丰年(山西代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