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22.冯资荣:冯梦龙是中国提倡节制生育第一人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号龙子犹,又号墨憨斋主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曾任寿宁知县。清兵渡江时,参加过抗清活动,后死于故乡。他重视小说、戏曲和通俗文学。辑有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警世通言》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醒世恒言》之《卖油郎独占花魁》等爱情小说,或则鞭打薄情郎,或则赞颂真挚爱情,对后世影响很大。
他在寿宁县令任上实行移风易俗,反对重男轻女。据《寿宁待志》记载:“闽俗重男轻妇,寿宁亦然,生女则溺之。”为此,他亲自撰写了《禁溺女告示》,刻石立碑,严令禁止:
“寿宁县正堂冯,为严禁淹女以惩薄俗事。访得寿民生女,多不肯留养,即时淹死,或抛弃路途。不知是何缘故?是何心肠?一般十月怀胎,吃尽辛苦,不论男女,总是骨肉,何忍淹弃?为父者你自想,若不收女,你妻从何而来?为母者你自想,若不收女,你身从何而活?况且生男未必孝顺,生女未必忤逆。若是有家的,收养此女,何损家财?若是无家的,收养此女,到八九岁过继人家,也值银数两,不曾负你怀抱之恩。如今好善的百姓,畜生还怕杀害,况且活活一条性命,置之死地,你心何安?今后,各乡、各堡但有生女不肯留养,欲行淹杀或抛弃者,许两邻举首。本县拿男子重责三十,枷号一月,首人赏银五钱。如容隐不报,他人举发,两邻问罪。或有他故必不能留,该图呈明,许托别家有奶者抱养。其抱养之家,本县量给赏三钱,以旌其善。仍给照,养大之后,不许本生父母来认。每月朔望,乡头结状中并入‘本乡并无淹女’等语。事关风俗,毋视泛常,须至示者”。
冯梦龙目睹江南人口稠密的现状,预见到未来将有人满之患,人口必须有所控制,绝不能任听其自然增殖和发展。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节制生育的人。他在《太平广记·古元之》一文的批语中写道:“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可以长久。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以养之?”
这段话说的是,如果每对夫妻只生一男一女,从传宗接代的角度来说,完全可以保本,从国家和社会来说,基本上可以保持人口稳定。这样,夫妻本身因生育稀少,可以减少体力损耗,当然也就有利于健康长寿。所生子女则因供养充足,亦会长得健壮,不致夭折短命。反之,如果人口一代一代成倍地增长下去,而生活资料又不能得到相应的增加,生计实难维持,人们又凭什么来养活自己呢?
冯梦龙此论远见卓识,他敢于否定“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大胆主张节制生育,确实难能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