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17.{冯华山} 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冯仲云
【中共满洲省委百位英雄人物】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冯仲云
冯仲云冯仲云将军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抗日战争中,曾任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政治委员等职务,他是深受人民爱戴的抗日英雄,是东北抗联中高级知识分子参加抗日斗争的代表,是抗联将士中历经中国抗日战争14年全过程的代表,是东北人民心目中真正为民众谋解放谋幸福的共产党人的代表。他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做出过重要的历史贡献。
早期中共党员

冯仲云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县余巷镇一个小职员的家庭, 1919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 受其影响, 冯仲云从小就阅读进步刊物《新青年》、《向导》等,接受了进步思想。

《向导》
1926年,冯仲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学校大学数学系。在清华读书时,他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冯仲云不畏白色恐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开始了崭新的斗争里程。

清华大学

冯仲云在清华大学的毕业照
1930年4月, 冯仲云在北平东单参加“五一”劳动节筹备会时被反动军阀逮捕。五个月的铁窗生活, 受尽了折磨。不久后他逃出监狱, 由于身份已经公开, 不能在北平继续活动。10月, 受党的派遣, 北上哈尔滨, 在哈尔滨商船学校任数学教授。冯仲云利用这个机会, 组织学生读书会, 阅读进步书籍, 而且还秘密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
奔赴东北 保卫机关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驻东北代表的罗登贤,被迫转移到哈尔滨领导抗日救亡斗争。这段时间里,因与中央的联系中断, 新组建的满州省委得不到来自中央的工作经费,工作开展日益艰难。面对这种情况冯仲云用在大学兼职的收入, 每月拿出 180元交党组织,贴补满洲省委党费。

哈尔滨冯仲云旧居
1932年, 东北三省全部被日寇占领, 他们到处逮捕、屠杀共产党人, 城市地下斗争更加危险。冯仲云夫妇把家迁到南岗小戎街2号一栋僻静的俄罗斯式平房, 满洲省委机关就设在冯仲云家里。冯仲云在省委秘书处工作, 妻子薛雯任省委交通员。
当时满洲省委的文件和宣传品,均由冯仲云组织秘书处印刷、分发,省委的全部重要文件都保存在客厅的大沙发靠背里。冯仲云的家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总指挥部”和省委的“文件库”。

冯仲云与妻子的合影
走向抗日疆场
1932年秋,满洲省委派遣冯仲云为省委代表奔赴汤原,指导汤原中心县委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工作。在汤原根据满洲省委的指示,他积极整顿组织,发展党团员,整顿并重建了遭受挫折的汤原游击队,打开了局面。

《仲云巡视满洲的报告第二号》
1933年4月,冯仲云被满洲省委召回,汇报汤原工作,后派遣其去南满传达中央《一·二六指示信》。《一·二六指示信》是反映路线转变的重要指示信,其所规定的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长期起作用的。之后,冯仲云和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等认真贯彻这一指示信的精神,团结、联合大批抗日武装力量,有力地推动了南满、北满、东满、吉东地区抗日武装斗争的开展。

《一·二六指示信》
1933年8月,根据新的斗争需要,省委任命冯仲云为满洲省委秘书长。1934年10月,刚担任秘书长一年的冯仲云被派到哈东抗日根据地加强那里的组织领导工作。在冯仲云、赵尚志、李兆麟的团结努力下,哈东游击队和珠河中心县委粉碎了敌人的冬季大“讨伐”并在1935年1月28日, 将哈东游击队正式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 赵尚志任军长, 冯仲云任政治部主任。

1934年10月20日,中共满洲省委为粉碎冬季大“讨伐”给全党同志的信
当年冬天, 日本关东军集结几十万兵力对抗日联军进行“重点讨伐”, 战斗十分激烈。冯仲云和战友们在转移中遭到敌人袭击, 3个领导干部牺牲。他左手负伤, 仍带着伤痛掩埋好战友的遗体, 发誓:“为了祖国的统一, 要斗争到最后一滴血! ”
保存抗联实力 迎来抗战曙光
1936 年9月18日,珠河中心县委和汤原中心县委在设于汤原县帽儿山里的三军被服厂内召开了“珠汤联席会”。会议产生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赵尚志任临时省委执行主席,冯仲云任临时省委书记。1939年4月,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正式改成“中共北满省委”,冯仲云任宣传部长。
《中共珠、汤中心县委、三、六军党委关于组织北满临时省委的决议》
1939年9月18日深夜,为了打通与党中央的联系,冯仲云和战友高禹民等越过边境进入苏联境内,寻求与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沟通情况。在异国他乡,他四天内奋笔疾书,挥泪以北满省委名义给中共中央写了二万多字的长篇报告,详细叙述1935年至1939年北满抗日斗争情况,使东北抗联和共产国际、中共中央接上关系,并保存了在苏联境内集训的东北抗联骨干。
克山县战斗旧址
1940年 5 月,冯仲云正式担任抗联第三路军政委。9 月下旬,冯仲云率领200多名抗联战士出奇制胜地攻克了日伪军盘踞的克山县城。11 月,当北满和吉东抗联部队陆续撤往苏联境内时,冯仲云带着十几个人,在接近零下 50 度的严寒中伴着狂舞的大雪再次进入苏联境内。
1942 年 8 月,在苏联整训的抗联部队统一编成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冯仲云担任政治部情报科长。

东北抗联教导旅(第二排左二为冯仲云)
1945 年日本投降后,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组成了 五十几个大中小工作组返回东北,冯仲云负责接管沈阳组。9 月 20 日至 23 日,他同周保中一起向中共中央东北局领导彭真和陈云汇报了 14 年来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情况,并将东北抗联党组织的工作材料和档案材料移交给东北局。至此,孤悬于东北敌后并与中央失去联系十余年的东北党组织重新回到党的怀抱。

冯仲云(左一)与彭真、周保中合影
1955年9月27日,冯仲云获得了一生最高的荣誉,他同包括朱德元帅在内的战功卓著的解放军高级将领们一起,获得毛主席亲自颁发的“一级八一勋章”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毛主席紧握着他的手说:“你是冯仲云,东北抗联的,你们抗联比我们长征还要艰苦啊!”一席话令他热泪盈眶。在授勋仪式上,冯仲云是唯一穿便服接受勋章的、没有授军衔的将军。

冯仲云在授衔仪式上

授勋时的冯仲云
冯仲云把22年的年华奉献给了东北那片白山黑水。14年的浴血奋战中,他凭着共产党人的意志、毅力和决心,与战友们进行着艰苦卓绝、英勇壮烈的斗争。他们用3万人牵制了日寇80多万兵力,用树皮、草根、马皮充饥,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困境下露宿野外,在枪林弹雨中艰苦斗争,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