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35.冯聚成|艺无止境-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艺术大展
【个人简介】
冯聚成,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山东省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副秘书长、青州市美协名誉主
席、青州市山水画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画理论与创作研究班导师,2014、2016
连续两届被评为“中国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国画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冯聚成主工山水,亦擅书法,根植传统、师法自然。2008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
国画创作院。作品数十次参加全国美术大展并获奖,有千余件作品在各类报刊、杂志
上发表。7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先后去韩国、日本、法国、
美国、俄罗斯、台湾、澳门等举办画展和艺术交流。众多作品被香港、台湾、澳门和
法国、韩国、日本、美国等地区和国家的博物馆、政要及收藏家收藏、拍卖会拍卖。
于2014、2016两届被评为“全国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山水画家”。出版有《冯聚
成山水画集》、《笔墨幽境—冯聚成山水卷》、《为山河立传—冯聚成山水画欣赏》
《山河凝心—冯聚成作品欣赏》等多种个人专辑。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美术
报》、《中国书画报》等多家媒体对本人艺术成就做过数次专访报道,作品及传略入
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辞典》、《中国新版传世名画》、《图说中国当代美术》、
《新中国美术家大典》等几十余部辞书典籍。
冯 聚 成 的 绘 画 精 神
作者:季伟林
他是一个从自卫反击战军人走过来的著名画家。入伍当兵、老山作战、转业地方、领
导岗位再到一名画家,是他几十年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价值的体现,他就是我的
长兄、老同学冯聚成先生。
冯兄出生于山东青州,是著名的明清时期“文学世家”冯氏名门之后。他自幼酷爱书
画,痴迷丹青,这与古城青州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祖荫文脉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不论是在军队工作还是地方岗位,他始终情系翰墨,长期从事过文化宣传和美术绘画
的研究工作。从一个电影放映员到文职军人、后又是地方宣传部门,文博、档案单位
的主要领导,对他来说能书会画反而给他带来了更好的工作帮助和人品修养。
看到冯兄的人就会想起他的画作,看到他的作品就会想起他的人,见到他的现在又想
起他的过去影子。现在担任青州市美协主席的冯兄,每天的画画和每天的美协工作让
他既繁忙又充实。可以说这是他艺术人生的追求和奉献上第二个青春时代的开始…….
谈起他的画,我就会想起了清初的“四王”的艺术感觉,这里有“四王”的笔墨,也有“四
王”的精神,取自于“四王”用之于“四王”,再加上当代的水墨表现,就形成自己系统的
绘画语言。艺术的发展过程实质是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创新。正是冯兄有“四王”的这种
精神在画面里体现,也是他受“四王”的影响有关,正如他的精神上以高度的感情和高
度的理智融合于“中和”状态。从笔墨的形态着眼,体精察徽,透过笔墨去探访与迹象
相联系的背后那一片广阔的精神世界。他的笔墨表现大到绘画的里陈布势,小至细徽
的一草一木都可以看出画家的精神与智葱,在笔显技法上功力深厚,承载深刻的内
涵。冯兄以纯净不杂的心性为宗,以传统绘画精华为师,以山川清气为法,以画面形
式体陈为宾,其绘画的风骚之意是一种深厚而出平淡的吟咏,是无神周布而致的平静
。从这个世纪以来,人文画的背景发生很大变化,西学东渐、激进的科学与民主风潮
的兴起,表现在文化上出现了一股盲目而不加鉴别的“反传统”浪潮。但是,在冯兄的
绘画里还是即有人文的传统又有时代的笔墨。传统文人山水画刻画的是景,追求的是
境,表现的是气理。景是反应在画面里的,在自然的山林丘壑等可感知的风景中;境
是超于画面外的,由画家的客观审美体验和主观审美情感结合而生。气是一种画面的
生机,以韵与气的融合画面,是自然风景和美学观念不可分割的。山水画还包涵着画
家对自然审美的认知,这一态度是深远的,而冯兄的绘画恰恰都做了他的文人气质,
也没有被“反传统”的浪潮所影响。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青州是中国古九州之一。名胜古迹众多。云门山摩崖巨“寿”名
扬天下,驼山北周佛教石窟造像为华东之最,玲珑山北魏郑道昭书法题刻饮誉海内
外,龙兴寺遗址窖藏佛像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是这方宝土的山川大地滋润着冯
兄的艺术心田,他现在的绘画作品大部分画的是青州山川美景。他在聊天的时候和我
说道:“我在任期的美协工作中,我要倾心带领出一批优秀的美术创作骨干队伍,以
体现青州的厚重文化和文脉传承,为繁荣青州的美术事业并打造当代‘青州画派’做出
贡献。”我也祝愿冯兄一定能成功,也祝愿他在自己的绘画事业上打造出“美丽青州”的
一面旗帜。
2013年3月12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