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773 冯连伟|母亲忙年
冯连伟|母亲忙年
母亲忙年
冯连伟
小时候最盼望过年啦,因为在经济还不发达,生活还不富裕的年代,只有过年的时候可以穿上新衣服,吃上平时很少吃到的肉馅饺子、豆沙馍馍、猪肉炖菜……母亲为了我们姊妹能够穿上新衣吃上好饭,每年一进入腊月便开始忙年。

慈母手中线,儿女身上衣。母亲忙年首先是忙做衣。为了我们姊妹每个人都能添件新衣,母亲费尽了心思。虽然早已记不清儿时母亲做的虎头鞋的模样,但一针一线都浸含着母亲的爱和情。我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过去在农村女儿找婆家,儿子说媳妇往往十八九岁就开始考虑了,每年过年时母亲给大哥和大姐都要添上一件新衣,二哥和二姐除了穿改装衣,再就是能添上母亲做的新鞋。
我是家里的老小,父母的宠儿,母亲每年都是尽其所能给我从头换到脚,大年初一给大爷大娘拜年时,穿着一身新衣的我会听到很多的夸赞声。记得我九岁那年,姐夫去闯关东了,外甥女刚一岁多,那年秋天放了秋假,我被母亲安排去照看外甥女,秋忙结束大姐送我回家时给我一块农村织的老粗布,过年时母亲用这块老粗布给我做了一身新衣;为了我穿上新鞋,母亲一直忙到年三十的晚上,除夕之夜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时候做完的,但那天晚上屋里的灯光却是一夜未熄。

母亲忙年再就是忙年饭。沭河岸畔的村庄过去的主食是煎饼,准备的年饭也主要是煎饼。因为是年饭,母亲会把过去的全瓜干煎饼改为瓜干加麦子或瓜干加玉米,这样烙出的煎饼除了口感更好外,关键是掺了麦子或玉米的煎饼外观好看。一进入腊月,我的哥哥姐姐往往每天早上很早就被母亲喊起来推磨,我到八九岁以后也加入了推磨的队伍,围着石磨一圈又一圈,推磨推得头发晕,但和母亲的辛苦比起来,我们就不值一提了,母亲往往烙煎饼一次就在鏊子前忙活四五个小时。
母亲蒸馍馍、打年糕、做豆腐、炸年货往往安排在春节前的几天。母亲蒸馍馍要蒸上几笼纯白面馍馍,这主要是为待客准备的;给我们姊妹吃的馍馍母亲往往蒸一部分红豆沙馅的,还蒸一部分动物图形的。每当蒸馍馍时,我往往是第一个品尝者,母亲会把刚出笼的豆沙馍馍让我一顿吃个饱,贫穷的年代吃上又香又甜的红豆沙馍馍真的好幸福。
炸年货往往是母亲忙年饭的收尾。过去炸年货主要是炸丸子和山芋片、土豆片,母亲炸的丸子有萝卜丸子、豆腐丸子,还有少部分骨头肉丸子;炸得最多的是土豆片、山芋片;后来随着生活富裕了,炸年货也发展到炸肉、炸鸡、炸藕盒。

时光易逝,岁月匆匆,蓦然回首,我们已长大成人,不再盼年,但当年母亲忙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母亲忙年的日子,眼睛熬红了,手上的老茧更厚了,为了儿女的衣口中的食,母亲无怨无悔。
如今母亲已经永远地告别了人间,不再忙年,我们做儿女的,接过母亲的接力棒年年忙,可母亲却再也无法品尝哪怕是一个水饺、一个豆腐丸子......
母恩比天高,母爱比海深,终难报母亲的恩。
壹点号似水流年
冯连伟,山东临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山东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于《阅读》《散文海外版》《散文百家》《绿洲》《当代散文》《山东文学》《时代文学》《新华文学》等杂志;有作品选入各年度散文选本,曾获山东作协颁发的《时代文学》年度散文奖、《齐鲁作品年展》最佳作品奖、全国散文大赛等若干奖项;著有《静水深流》《真水无香》《似水流年》《掬水留香》等散文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