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到年末,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社会已经全面放开,大地上日日暖“阳”,喜气洋洋的日子把人们搞的有所措手不及。疫情牵扯人人自危,城市包围农村,人们在囗罩里尚存一线呼吸。往年的腊月集上见面那句:年货办好了吗?的互相问候,都已是少有的听到了,人们只在淡淡的年味中找寻那令人难忘的欢乐情景。
冶源腊月集是四、九大集,进入腊月,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进入了冬季短暂的农闲,随着春节的临近,人们也更舍得花一点钱去置办新式家具,买件新衣服,图的是辞旧迎新,年年如意。腊月集的繁华,在座近方圆十里地内,冶源集也是个能说的上的大集,南北东西各有一条长2里路的大街。大街的最南端是鞭炮市场,露天空场,东靠铸剑池。一进腊月十四,天还不亮,四周还是一片黑黝黝的,这里就已经是人声嘈杂很热闹了。一车车鞭炮盖着厚厚的棉被,排满了南北两道,卖鞭人手执竹杆上拴一挂长长的大红爆竹,点上鞭信,大放特放。其吼声震天,相互比试,如同擂台比赛一样彼此较劲。一阵阵鞭响过后,买鞭的、贩鞭的在人群里你拥我挤,似看大戏一般热闹。
往北,便是布衣杂货市场,每到过年,家用香烛、布衣鞋帽、家具供品等等数不清的摊点,一家挤挨着一家,各种物品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摆满了整条街道的店里店外。大姑娘、小媳妇,三五成群地围着货摊讨价还价,卖货人赚了个盆满钵满,买货人自然也是喜笑颜开。向西便是最大的农贸市场,这里不但有新鲜蔬菜、瓜果摊点,还有小米、年糕、糖果、鱼肉、零食糕点等摊位。集市上男女老少人们都相互打着招呼,询问着年货的价钱和准备情况。人们有的高声吆喝着,也有的大声说笑着,一个个眉开眼笑,满满都是浓浓的年味。


最西边的腊山脚下是花鸟市场。这里靠近公路交通方便,又是大小商店、饭馆的聚集地。除了来购物吃饭的大人,也有不计其数来凑热闹的孩子们。这里不仅有清脆鸣叫的小鸟、悠哉悠哉的金鱼,还有美味可囗的点心小吃;这里不仅有大人喜欢的年画、盆景花卉,还有小孩喜爱的风车、玩具、小人书和红红的灯笼。更吸引人的还是那玩杂耍的表演游戏。许多人好奇地围着、挤着,圈内不停地传出阵阵欢快的喝彩和笑声,让人心生陶醉,心情舒畅。


岁月流逝,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腊月集市也搬迁到啤酒厂西边五十亩地的集贸市场统一管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年货的置办开始了电商网络购买,疫情期间年货配备也有了城市便民配送中心。生活好了,方便了,天天跟过年一样,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但手机屏里那种″暖风吹过层层雾,近在咫尺隔屏喜"的欢乐气氛,静静地等待着春暖花开的到来。又到腊月集,那琳琅满目年货伴着此声起伏不绝于耳的叫卖声,眼前又仿佛看到那古老的青石板路面,被来来往往的脚步敲打留下一道道日新月异的印痕,经历岁月磨砺变成了其光彩照人的年华。


作者简介
冯恩科,临朐县冶源街道车家沟村人,山东省齐鲁美术家协会会员、潍坊书画研究院会员、临朐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临朐书画研究会会员、临朐县乡贤民俗文化研究会冶源副秘书长、爱好诗词、散文、书画创作。作品在《青年思想家》、《风筝都》、《山东工人报》等刊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