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05.《易经》中的“变通”大智慧!
《易经》也是一部讲变化的书,《易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意思就是:事物达到极点时就会变化,变化就能通达,通达就能长久。“变通”本身就是顺应一种顺势而为,遵循事物这一发展规律,能够得到上天保佑,吉祥而无所不利。

以退为进的变通
《易经》:“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意思是:渺小的虫子,懂得弯曲身体,养精蓄锐,为伸展做准备;龙蛇之类,严冬酷寒,懂得利用冬眠来保全自身。自然界的生灵都懂得以退为进的道理。人也一样,横冲直撞是莽夫,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范蠡归隐
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成功之后,立刻离开了越国。他从齐国写信给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意思是说:飞鸟射杀完了,好的弓箭就会被收起来。狡猾的兔子捕完了,猎狗就会被煮掉。越王为人阴险,工于心计。可以与他共患难却不能同享乐。你为什么还不快离开呢?文种在收到信后便称病不上朝,但最终仍未逃脱赐死的命运。
得意时退一步,自在从容。
失意时退一步,海阔天空。
退一步,不是一无所有,而是重获新生。

曲则全的变通
某次,崔永元采访“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向这位老人问起长寿的秘诀。先生答:“凡事要往前看,要想得开。”崔永元玩笑道:“要是我想不开呢?”先生答:“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世上没有走不出的死胡同,只有不会拐弯的死脑筋。遇事不钻牛角尖,多往宽处想,生活也许没你想象的那么糟。
宋朝李觐说:“救弊之术,莫大乎通变。”
江河因为善于转弯,所以才会流向远方;有智慧的人,善于转变思维,借助外力,化解难度,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冯遵慧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