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797 冯建堂:三月桃花雪
三月桃花雪
冯建堂
天异象,祈无灾......
癸卯二月二十五,2023年3月16日,中原突飞雪......三天前的小城漯河市,气温曾飚至28度。沙澧河两岸桃红柳绿海棠吐蕊,暖风轻拂吹皱一河春水......
阳春三月中,桃花雪骤降,花遭寒雪摧,果必凋零随。倒春寒料峭,引吾思绪飞:
天呈异象,会否有灾?三月下桃花雪,听着浪漫,看着养眼,但对麦子农作物、水果生长却都不利。三月中旬,麦子正在返青发芽生长的关键时刻,突遭这场寒雪,今年的麦子会不会减产、甚至大幅减产都难说了。苹果、梨树花正开,桃花雪一下,今年的桃李、苹果挂果率,估计会明显减少......
1981年夏,乃我大学生涯首个暑假。与家一墙之隔的货栈仓库,铁路专用线上的货车罐车敞车平板车,三天两头进进出出,运载着小麦玉米苹果西瓜木材诸类农副产品......
第一次打工挣钱的经历,机缘巧合于与家一墙之隔的这个货栈仓库:一车即将运往香港的苹果,因押运员突然未能到岗,心急如焚的货主托人竟找到了我一一跟车押送苹果到广州北站,可挣几十元劳务费。1980年代初,刚启改革开放的岁月,国人依然尚处物资匮乏之时,布、米、面、油、糖、肉、豆腐和做饭必需的煤,都须凭城市居民户口簿按月限量供应。这特供香港无污染的上佳苹果,产自漯河市邻县的西华农场,普通百姓鲜有口福食用。而那几十元钱的含金量,近乎我们家人一月的生活费用。于我而言,犹如天上掉馅饼,这个打工挣快钱的机会,就如此这般地跑到了我的手中。
拿着茶缸毛巾,穿着大裤衩背心,我们当即登上了装满苹果箱的闷罐车。坐在摞满纸箱的车里不久,火车调车机就咣当咣当地把专用线上的各种车辆一一串联成列,拉到车站编组场后,又等了几个小时,编入自郑州北站过来的专列一一供港货物运输车,向南开行......
凭着一股子青春朝气,坐在时速不足百公里的闷罐火车里,平生第一次远行广州,尤其是只闻其名不知其貌的香港一一中学课本上让人痛心疾首的被英国人殖民的宝地,我将到它边上一一尽管隔着深圳,没有边防证也不允许我们押运人员迈进一步的特区,心里依然之爽快,车行风吹之乐弥漫身心。车过信阳鸡公山,第一次看到久闻大名的鸡公状山峦,在傍晚的余晖里时隐时现,兴奋不已的瞪大眼,恨不得将此美景悉收入睛.....
南方一大怪:三个蚊子一盘菜,大腿还在盘外边。这诙谐之语,令我切身体会到了南方蚊虫恶毒之地,先是在江城武汉。我们押运的货物列车到江岸站,需给同列车其它车厢里的活牛活羊活猪活鸡活鸭上水。素有千湖之省的湖北,夏天蚊虫稠密,袭咬的我们夜不能寐。加之我们押运的苹果,闷罐车厢里没有蚊帐。火车暂停江岸站作技术检测,补充牲畜用水,而押运人只能用自己的水杯器皿装点水,备作火车行驶途中饮用。因不知火车何时开车,我们只有坐等待在闷罐车厢里。四面八方嗡嗡作响的蚊子,不顾一切的拼命袭咬着我们的脸脖子胳膊腿,暗无灯光的闷罐车厢里,我们不停的挥手,空对嗡嗡声音驱打着数不清的蚊子,从头到脚身前背后,蚊子咬的疙瘩包难以计数......
火车行驶中,闷罐车厢里缺饮用水想让车快点到站;车到站了,数不清的蚊子咬的疙瘩奇痒难忍,又盼着快点开车......
在这痒痛並快乐着的火车上,一路走走停停的供香港货物专列,终于到了广州北站。我们与接车人员办理了交接手续,南望一眼那个年代还不让没有边防证不许我们踏入一步的特区深圳,以及那个隔离着铁丝网的东方之珠的方向,怀五味杂陈的心情,第一次去往广州市内的珠江岸边......
十余春秋后,我执笔《当代河南的交通事业》(国家铁路篇),从尘封已久的铁路历史资料中,回溯到了供港专列的运行轨迹:内地百姓受计划经济困窘的1962年始,定期、定班、定点每日开行的供香港鲜活食品的“三定专列”,乃那个特殊年月的“特殊政治任务”!
三十多个春夏秋冬之后,我曾率队局老干部合唱艺术团,自深圳口岸赴港,参加李嘉诚基金会资助的纪念香港回归合唱赛。首次漫步在香江之畔,寻觅着1840年后开埠的维多利亚港湾曲折历史痕迹;伫立澳门大三巴牌坊前,辨析着葡萄牙遗留澳门的西式文化脉络......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时光如水,在疫魔肆虐三冬后的癸卯兔年的桃花雪之夜,浮想联翩青春年华,不禁慨叹云兮:三月桃花雪,惟有不了情。天呈异象态,祈愿人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