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756.贝木:中国第一个以冯氏命名的研究生院
:原创 贝木 湘冯文化 2023-03-22 23:13 发表于海南
在天津大学美丽的青年湖畔,有一个面积6000多平米的集群建筑,这里竹树环合,水波潋滟,中外文华点染各处,古今人文交相辉映。这里就是中国第一个以冯氏命名的文科研究生院,它的全称是“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长期以来,理工科大学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技术压倒一切、轻视人文的倾向,由此造成理工科人才在人文修养和人文视野等方面有所欠缺。我国是一个有着高度文明的文化古国与文化大国,要复兴中国梦,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我国在世界文明中的形象与位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的文化内涵与品位,都离不开人文的把握与再造。针对这一问题,天津大学于2005年开始创建“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冯骥才集文学、绘画、文物鉴赏于一身,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天津大学聘请他为教授,分别兼任“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名誉院长、“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建成之后,在冯骥才所从事的文学艺术创作与文化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文学、艺术和文化等人文学科的学术研究,加强国内外文化艺术的交流推广活动,将高品位和高水准的社会文化活动搬进校园,使校园充满良好的文化气息,师生们从中受到高雅的文化艺术的熏陶。
研究院主要由教研部和博物馆部两部分组成,分别承担文化的研究教育和保存功能,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教育与研究方面,主要是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化遗产研究、民间美术研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口述史研究等。研究院有3个“国字号”文化研究中心,即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中国民间美术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研究中心。
这三个中心既是全国性专项的研究机构,又是研究生们进行学习和实践的学术基地。其中,“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是国内第一个国家级年画保护与研究机构,成立后积极推动年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庋藏丰富和多彩多姿,是博物馆部的一大特色。他们把民间文化的精华搬进了校园,创办了“跳龙门”系列乡土艺术博物馆,开辟有年画剪纸厅、雕塑厅、民间画工厅、花样生活厅、蓝印花布厅、活字印刷厅和百花厅等展馆,每周二、五下午面向师生开放。各厅展出的数千件珍贵藏品,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绚丽与强大的创造力,其中诸多藏品为罕世珍品。此外,该院还有“大树画馆”,陈列冯骥才数十年来在绘画、文学和文化遗产抢救方面的丰硕成果。“大树书屋”为该院的图书馆,藏书22类凡10万余册,皆为冯骥才先生的个人积累。所藏以文学、艺术、民间文化方面的图书为其特色;精致高雅的“北洋美术馆”是举办各种艺术与文化展览的场所。
将学术研讨、教育讲坛与各种文化艺术展演相结合,是“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特有的活动方式。2006年举办的“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艺术大展,不仅展出了许多敦煌石窟的高清照片和雕塑,甚至利用全息影像技术在北洋美术馆搭建了敦煌藏经洞和两座石窟,令观展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自研究院创建以来,先后举办了北洋文化节、意大利绘画巨匠原作展、“心灵的桥梁——中俄文化交流百年展”、“硕果如花——十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成果展”、“大汖村——一个将要消失的古村落”“冰河·凌汛·激流·漩涡——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乡关何处·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及其对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学术研讨与展览等活动。
2019年10月,第三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会议在学院召开。2020年10月18日,为庆祝献礼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建院15周年,举办了“红叶季·双庆诗歌音乐会”。
2023年2月16日,“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被列为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项目。该项目的获得,不仅因为建筑设计师所赋予的独特匠心和天才创造,更因为冯骥才不断为这座荣获过多项设计大奖的建筑注入人文的意蕴和艺术的精魂,使它不断成长为一个独具魅力的生命个体。2023年2月28日,是院长冯骥才的81岁生日,他特意为研究生们举办了田野考察报告会,他说,“非遗是田野科学,田野就是民间。就像我过生日一定要去看望我的母亲,亲吻我生命的本源。在你们去年入学的时候,我就问过你们是否真心热爱自己的文化。如果热爱,你们不也该亲吻自己文化的本源,到田野中去吗?”在冯骥才的感召下,研究生们走出校园,到民间去,到田野去,把自己的论文写在田野山间。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成为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在传统的理工科院校腹地营建的一块人文绿地。15年来,这个研究院已有近百名硕、博研究生在这块人文绿地吸取养分,拔节生长直至完成学业,取得相应的学位。十五年来,“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已经在天津大学的腹地长成一棵茁壮的大树,并开出繁盛的花蕾。风华正茂,生机盎然的这棵大树,未来还将开出更加灿烂的花朵,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湘冯文化本号是“湖南冯文化研究会”的官方公众号,立足湖湘冯氏,面向全国宗亲,以研究冯氏的流变迁徙、氏族发展、族谱修订、宗亲联谊、文化传承等为宗旨,爱党爱国爱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凡冯人、冯事、冯地、冯俗、冯文等,皆为本号关注的范畴。欢迎来稿220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发布日期:2023-03-23 11: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