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758.贝木: 姓氏之祖毕公高小传
原创 贝木 湘冯文化 2023-03-28 18:50 发表于海南
毕公,姓姬名高,乃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生卒年不详。姬昌老年得子,十分喜爱这个幼子,给他起名为高,希望他在为人处世方面处处高人一筹。毕公高5岁之时,周文王就把自己的重臣散宜生和吕尚派给他,专门教他读书习字。
毕公高
毕公从小就具忠厚仁爱之心,成年后更显其忠君爱民品质,睿智贤能,因而深得文王及武王的信任和重用。周武王姬发继位时,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徒左右王”。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朝后,将同父异母的胞弟姬高分封到毕地(今陕西咸阳北部,又名毕陌、毕原),爵位为公爵。姬高在那里建立了毕国,乃以“毕”为氏,姬高被尊为毕国公,史称毕公或毕公高。周武王八年(公元前1048年),毕公高受武王命率西岐将士征伐黎国(今山西省黎城县),凯旋后受到武王和周公隆重嘉奖,在庆功酒宴上,武王与周公分别作诗《致毕公》配乐吟唱。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45年)一月,周武王遵文王灭商之遗志,会盟诸侯于孟津,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起兵攻打商朝。周公和毕公高一起协助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取得重大胜利,纣王自焚而死。
翌日,毕公高与周公旦、召公爽等护卫周武王进入商都,在神社祭告天地,登基称王,立新都于镐(今西安洋河东岸),建立周朝政权。毕公高随周武王兴师伐纣立下赫赫战功。西周建立后,他被任命为太傅(丞相之职),负责处理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他采取宽大为怀,平反不少冤狱,表彰因直谏受害的功臣,因而名声鹊起,成为"周初四圣"之一。后来他又擢升为太师。他出将入相,在武王朝中,充分地发挥其皇佐之才,协理朝政。周武王灭商朝后,将同父异母的胞弟姬高分封到毕地(今陕西咸阳北部,又名毕陌、毕原),爵位为公爵。姬高在那里建立了毕国,乃以“毕”为氏,姬高被尊为毕国公,史称毕公或毕公高。武王去世后,其子姬诵继位,是为成王。因成王年幼,毕公高之四兄周公旦恐诸侯乘机畔周,决定亲摄王位,代行国政。彼时管叔、蔡叔、霍叔等朝中贵族急欲争夺王位,四处散布谣言,攻击周公旦,并联络王之子武庚等殷商残余势力,以及东方旧属国庵、蒲姑、徐夷及淮夷等起兵叛乱。毕公高协助兄长首先稳定内部,随后率兵东征,伐诛武庚等叛首,并攻灭东方庵等十七个反周之国。
周成王即位后,在毕公高等辅佐下,定制度,兴礼乐,民和睦,颂声遍天下。周成王临终时,“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周成王驾崩,太子姬钊即位康王。毕公高奉康王命精心撰《毕命》:王曰:鸣呼!父师:今予祇命公以周公之事,往哉!族别淑慝,表顾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弗率训典,殊厥井疆,俾克畏慕。申画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海。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不惟好异。商俗靡靡,利口惟贤,余风未殄。公其念哉!我闻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以荡陵德,实悖天道;敝化奢丽,万世同流。兹殷庶士,席宠惟旧,怙侈灭义;服美于人,骄淫矜侉:将由恶终。虽收放心,闲之惟艰。资富能训,惟以永年:惟德惟义,时乃大训。不由古训,于何其训?王曰:呜呼!父师:邦之安危,惟兹殷士。不刚不柔,厥德允修。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中,惟公克成厥终。三后协心,同厎于道。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四夷左衽,罔不咸赖,予小子永赝多福!公其惟时成周,建无穷之基,亦有无穷之闻。子孙训其成式,惟乂。呜呼!罔曰弗克,惟既厥心。罔曰民寡,惟慎厥事。钦若先王成烈,以休于前政!康王遵《毕命》为建国方略,经数年的苦心经营,周王朝得以实现民富国强、天下大治。据《史记》载:“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史称“成康之治”。毕公高为此作出巨大的贡献。据《大戴礼记·保傅篇》记载,康王曾经当面夸毕公高为“弼亮四世”的能臣:“道有升降,政由俗革,不臧厥臧,民罔攸劝。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正色率下,罔不祗师言。嘉绩多于先王,予小子垂拱仰成。”称赞毕公高用心辅佐了四代周王(即文、武、成、康四世)。为此,康王特授毕公高为洛邑“行政长官”,嘱其按照自己的方略去治理,可见康王对毕公高是非常信任与重视的。
毕公高文武双全、智谋足备,史称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与政治家、思想家。他在辅政期间,与朝臣一起,在祭祀先祖时集前朝民间祭奠方式,设采诗官收集民间祭诗并撰三千余篇。经五百余年岁月的洗练,逮至春秋末期,孔子删改至三百零五首,脱颖为绵延数千年的儒家文化。毕公高在《大雅·民劳》中首次提出“中国”一词:“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他领导的祭祀改革,在祭奠先祖的形式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华礼乐文化。据说《诗经》开篇的《关雎》篇,原本并非爱情诗,而是毕公高劝谕康王治国理政所作。毕公高在食邑洛阳开“私塾教育”先河,设台讲诗(讲经),至孔子时称诗经。孔子将“私教”发扬光大,成为影响人类文化教育一大法宝。
周昭王时期,年迈的毕公高安详离世,葬在毕原。他有四个儿子:次子毕仲,居毕国承毕氏,治所在今毕公村,系毕氏始祖;三子庞叔,其支庶封于毕国境内之庞邑,因以为氏。其治所在今咸阳庞村,为庞氏始祖;幼子季孙,由父封毕国境内之潘邑(今兴平市),承袭其父爵位,受封潘国,是潘姓始祖。此外,冯、王、魏、万、元、梁、强、高、易、令狐等姓,皆出自毕公高之裔。
姓氏是血缘的符号,毕公高以自身的德行,获得民众的拥戴与认可,其子孙后代踔厉奋进,共同为华夏历史的进步与姓氏的形成,谱写了异彩纷呈的不朽篇章。
发布日期:2023-03-29 07: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