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502.冯子栋:跨越时空的告白
2023年4月2日,春和景明,松柏竞翠,我作为江苏邳州授贤冯氏思孝祖后裔一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位宗亲一起来到思孝祖茔前,举行了庄严而隆重的祭祖仪式。
站在思孝祖坟前,我的目光穿越六百多年的时空,看见那位谦逊、慈祥、温厚、勤勉的老人……
思孝祖,我是您的20世孙,我知道,您生于元朝至正年间,家住现在的山东省临朐县盘阳村,兄弟三人:思福、思忠、思孝,您排行老三。您的父亲才兴祖是青州府一位能文武、善谋略、恤兵民的官员,曾因平息老龙湾玉泉寺僧侣叛乱有功,被敕封为万户。明朝洪武年间,作为元朝遗老的才兴祖成为明朝政府重点管制的对象,老人家的万户待遇被取消,并被遣往辽东广宁戍关,但年迈多病的他已无法远行赴任,您的大哥思忠祖便替父从军,只身前往辽东。与此同时,您的二哥思福祖被遣往临淄,您则被派到邳州任工部淛江清吏司主事。
从此,那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被历史的滚滚洪流冲得七零八落、天各一方。
思孝祖,我仿佛看到您在那个凄风苦雨的日子与亲人彻夜长谈、向父母大人跪拜泣别的情景。那圣命难违的无奈,那生死离别的苦痛,令我——您六百多年后的子孙深深动容。
思孝祖,您沿沂河南下来到邳州,面对久患难治的洪涝灾害,深入调研,广纳良言,分洪疏浚,经多年不懈努力,终于令这里变成了稻谷飘香、银杏肥美、店铺林立、河运繁荣的富庶之乡。清白勤勉、德高望重的您为治理水患而呕心沥血,您的功德润泽千秋、福佑万代,深得百姓爱戴,在苏吴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思孝祖您知道吗,在您走后不久,您的父亲在老家郁郁而终,老人临终前念念不忘的是您兄弟三人的名字。远在他乡的您忠孝不能两全,只能用忠诚和敬业来告慰九泉之下的老人。
报国千里外,他乡成家乡。思孝祖,您在此终老一生,先后娶李、张二氏为妻,育有四子:福建公、岚公、汶公、河公。您的谦和、温厚、勤勉如一股甘冽清澈的源泉,默默滋养着后世子孙的心灵,成为我们世代相传的家族文化基因。
思孝祖,我知道您有多少个夜晚在望月思归,故乡的山水草木,故乡的父老乡亲,故乡的童年往事,时常萦绕在您的脑海,浓浓的,甜甜的,苦苦的,成为您永远化不开的乡愁。
思孝祖,我知道沂河是您最深沉的牵挂,它从遥远的北方而来,带来了故乡的气息;它默默注视着您,捎来了亲人最深情的问候;它缓缓地流向大海,见证了您勤勉治水、一心为民的无量功德。在您去世后,乡亲们感恩您的德行,特意为您修建了这座高大的坟茔,期望您的在天之灵能日夜守望着沂河、护佑着乡亲。
思孝祖,您是我们心中的一粒种子,用六百多年的时光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巍然挺拔的参天大树;您是我们心中的活水之源,用六百多年的岁月流淌成一条生生不息、奔腾向海的文化长河。
思孝祖,您看,后人为您修建的祠堂,青砖黛瓦,挑角飞檐,气势恢宏,成为当地著名的家族文化标志性建筑;祠堂内有您大哥思忠祖的后裔——清朝康熙年间刑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冯溥敬赠的《冶源图》,这件珍品既见证了您的故乡临朐、您的家乡邳州血脉相连的宗族情深,也告慰了您生前对故土的无尽思念;祠堂前,您的坟莹一如六百多前那样,高大巍然,庄严肃穆。
思孝祖,您看,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位宗亲齐聚在这里,在新任宗亲会会长——您的20世孙昌华的带领下,代表10万多位宗亲,以最隆重的仪规、最虔诚的心情、最庄重的表达,向您献花祭拜,追思您的绵绵懿德,传承您的孝悌深情,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思孝祖,跪在您的坟前燃香祭拜,我仿佛看到您正满怀慈悲地看着我,那慈祥的眼神令我深感亲切、敬畏、景仰。
作 者 简 介
冯子栋,山东蒙阴人,现在临沂市农商银行工作。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通过阅读来濯磨自身灵魂,通过文字来记录草根生活,通过经历来格物平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