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SDCRS.COM
今天是 2025-05-04 09:31:18
首页
版主
社会生活
悦心苑
文化1
文化2
冯文化
社会人文
百业汇(论坛)
E420.杨列浩、贾宝清:忆老校长冯昌和同志 - 冯氏多彩人生网
E420.杨列浩、贾宝清:忆老校长冯昌和同志
原创
善国文化
善国文化
2022-08-06 08:24
发表于
山东
冯昌和校长,虽已去世二十多年,但至今人们提起他,无不交口称颂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出色的领导干部。而且对他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怀念之情。
冯校长是一位老革命,早在抗战初期,就加入邳县青年救国团。先后任邳县独立营政委、邳县县长、济宁市教育局长、滕县专区干校校长、曲阜师范学校校长、滕县一中校长等职。抗战时期,面对日寇的入侵,他义愤填膺,他在1938年5月所作《难民行》中,记述了鬼子的残暴和广大人民无辜遭杀害,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景和苦难:“莫啼哭,莫悲伤,血海深仇永世不能忘。煌煌轩辕胄,岂能做任人宰割之牛羊。要抗战,要救亡。莫犹豫,莫彷徨。拿起刀,拿起枪,勇敢上战场。消灭日寇,讨还血债,然后返故乡。”
冯校长平时不苟言笑,初接触多有敬畏之感。
但他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对人真诚等高贵品质一旦被人了解,人们对他就会由敬畏而亲近。
他从不讲空话、大话,做不到的事他不说,说了就一定兑现。
他对赶时髦,夸夸其谈、投机钻营、欺上瞒下等不良作风,深恶痛绝。
冯校长善于团结一班人一道工作,他主张领导干部集体办公,既可减少会议,又能及时解决问题。他认为只有明确分工,互相配合,认识统一,口径一致,才能使工作协调一致。尤其他与魏校长的配合,可说是“珠联璧合”,冯校长对分好工的工作一般不多问;对重大决策问题他却抓住不放,敢说、敢做、敢于负责。魏校长工作不够大胆,但对一些细枝末节的细小事却想得挺周到。二人长短互补,达到“西瓜”“芝麻”都不丢的效果。
为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冯校长对老师们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教好课本,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明确重点、难点。二要搞好观摩教学,同学科的老师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讨论教法,然后举行观摩课,最后通过总结评议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指导实践。三要改进实验教学,多渠道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熟练掌握技能技巧。他要求老师所做的事情,自己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冯校长关心老师们的生活。他常说:“搞好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主要靠教师。要让教师集中精力搞好教学,就必须帮助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及时合理地使用福利费,每次评定福利费他都亲自参加。他责成工会有关同志,经常深入群众,切实掌握大家的生活情况。语文教师黄用本,母亲去世,无力营葬,且墓地较远,学校一次补助他100多元,并派马车送灵柩到北明林上。历史教师肖允中大手术后,身体十分衰弱,冯校长亲自同他到伙房安排病号饭,尔后又给他调换了工作。伙管员唐云昌,原籍沛县,老家无房无地,全家七口人的生活靠老唐一人的工资。再加上老父长疮,本人害肺病在家休养,生活无法维持。冯校长对列浩说:“老唐是个特困户,应重点照顾。一定不能让他全家挨饿受冻。”唐云昌同志生前念念不忘党的恩情和冯校长的关怀。1960年初冬,学校从湖里买到一些鲫鱼,后勤同志认为就餐的人多鱼少,每人一尾不够分配,提议照顾领导,向冯校长请示时,遭到他的婉言相拒,他指示:“我听说鲫鱼能医治水肿病,既然不够分配,那就给有水肿病的刘宗洲、王端田老师吃,或煮成鱼汤让他们常喝。”类似事例举不胜举。
冯校长关心爱护学生,无微不至。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不受蚊蝇的叮咬,不惜代价给学生寝室的门窗挂上了竹帘子。为防止沙眼传染,学校每生发给一个铁脸盆,做到一人一盆一巾。每组学生还发给搪瓷菜盆和分菜勺子。为把国家照顾学生的食油真正用到学生身上,他不准小伙占用学生的油。每有结余,冯校长就安排伙房把生油熬成熟油,分给学生,让学生浇到自己带的咸菜里。生活困难时,学生因家中缺粮少菜,无法做煎饼,不得不以地瓜作主食。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添置了新笼为学生蒸地瓜。为让学生既能吃热,又不拿错,后勤同志花了不少精力。但学生星期天从家中往学校背几十斤生地瓜的疲劳问题又摆在面前。冯校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研究决定,组织动员部分青年教职员每星期天驾着排车分路到约定地点去接学生。这样,既消除了学生背生地瓜的疲劳,又保证了路远的学生能照常参加晚自习。
冯校长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廉洁奉公,一尘不染。学校和他本人从没有与任何单位或个人有拉拉扯扯、吃吃喝喝的关系,也从不接受任何人的馈赠和宴请。学校来客或有检查工作的上级领导,也从不摆场,他从不陪餐。当时他的三个孩子都幼小,每顿买一份菜,根本没有他吃的。有人劝他多买份菜,但他坚持不多买,因伙房只有他一人的供给,多买就意味着多吃多占。他从不托人走后门,记得有一回,冯校长拿着100元钱的汇单递给列浩说:“你抽空把它提出来存上。”列浩一看是他儿子冯步尧从邳县寄来的,就问:“干么不花存起来?”冯校长说:“他想买自行车。”时隔半年。他又要列浩把钱寄回去。列浩问他买车子不用步尧的钱啦?他说:“现在买车子,谈何容易,必须托关系走后门,我不会。”他在《寒夜有感》七绝中写道:“先人后己我何能,笨拙无才耻钻营。不走后门无拉扯,布衣蔬食一身轻。”
尊敬的冯校长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杨烈浩,1924年出生,1953-1969年在滕县一中担任教务员。贾宝清,1933年出生,1958-1975年在滕县一中担任物理教师。本文写于2000年。)
发布日期:2023-09-20 10:45:02
[ 切换到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