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SDCRS.COM
今天是 2025-05-04 08:46:46
首页
版主
社会生活
悦心苑
文化1
文化2
冯文化
社会人文
百业汇(论坛)
I 102 冯曦《紫禾诗钞手手迹辑粹》 - 冯氏多彩人生网
I 102 冯曦《紫禾诗钞手手迹辑粹》
冯曦《紫禾诗钞手手迹辑粹》
冯厚植选编
冯曦,字紫禾、子和,出生于1880年。据史料记载,冯曦“幼时敏而好学,博览经书典籍,及长因家贫无力参加科考,以优贡授陕西候补知县”。辛亥革命后,冯致力新学,入山西太原优级师范学习,期满留校任教,常以“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教育学生。后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回国后任山西省议会秘书长。孙中山先生视察山西时,闻知冯曦“长于农政水利及建设,便鼓励其赴塞外兴办实业”。1928年冯曦携家塞外,先后担任绥远省政府委员、实业厅、建设厅厅长、省政府代理主席、绥远省文官考试委员会主任等职。这段时间是冯曦人生中最为快意的一段时光,建工厂、兴林业、修水利,倾其所学实现其“实业救国”的宏大志愿。于是在荒芜的西北部,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面粉厂,第一座毛纺厂……拔地而起。1929年绥远大旱,冯曦主张以工代赈,兴修水利,其主持兴建的民生渠灌溉了许多土地,并使无数灾民度过了灾荒。随后又开通了绥新公路,并在旧绥远地区推动切合实际的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的政策。
抗战爆发后,冯曦极力主张抗战,并亲自给阎锡山去信,要其以“国家大事为重,民族大义为重”。对抗战犹豫不决的傅作义,则写去一大一小的两个忠字,劝其取大忠而舍小义,不要跟上阎锡山一路走到黑。日寇占领山西后,日伪政府以“敌产”抄没了冯曦在山西的家产。国破家亡,面对蒋阎的消极抵抗,冯曦愤而辞官,举家颠沛流离于四川。冯曦十分欣赏英勇抗击德寇入侵的斯大林,对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也是赞誉有加。日寇投降后冯曦闲居家中,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绥远省文史馆馆员,1961年病逝于北京。
【紫禾诗钞手迹辑粹】
在那个时候,文化人的第一要义是做官,为文则纯属陶情冶性。但不知是历史使然,还是文化使然,在冯家“不知凡几”的官吏名录中并没有出现过一位可以彪炳千秋的名宦显相,反而正是不经意间写下的诗文成就了冯家蔚为壮观的文化业绩。“南林北冯”,雁门冯氏以其灿烂的冯氏文化成为当时全国最有名望的两大家族之一。清朝桐城派著名学者方苞、姚鼐对冯家诗文十分推崇,方苞评价冯如京的文章“才清典丽,声韵清刚”,姚鼐则亲自为冯家族谱作序。著名学者纪晓岚对冯家诗文作过精心研究,认为冯氏诗人“文重桐城,诗崇杜甫”。在这种浓郁家族文风影响下,其后世子孙仍不忘吟诗作赋,于是近当代又出现了冯曦、冯良植、冯苓植等一大批学者、作家。《紫禾诗钞》就是民国期间晋北著名民主人士冯曦先生的一部重要诗作。
发布日期:2021-07-13 10:14:49
[ 切换到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