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71.基辛格:从德国犹太人到美国国务卿的传奇人生!
上

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交家之一,也是最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之一。
他的一生见证了二十世纪的风云变幻,他的思想影响了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他的行动改变了中美关系的命运和世界和平的格局。
2023年11月29日,他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他的死,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时代的反思。
他究竟是一个伟大的和平缔造者,还是一个危险的战争制造者?他的外交思想,对今天的世界局势,有何意义和局限?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基辛格的一生和外交思想,以及他对中美关系和世界局势的影响。
基辛格的童年和青年时期,是他形成外交思想的重要阶段。
他出生于1923年5月27日,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没错,他也是一名犹太人。
他的原名叫海因茨·阿尔弗雷德·基辛格,后来在美国改为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
他的童年,是在纳粹的阴影下度过的。
1938年,为了逃避纳粹的迫害,他和他的家人移民到了美国。他在纽约的华盛顿高地度过了中学时代,白天,他在一家刷子工厂打工,晚上,他在乔治·华盛顿高中继续上学。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在学校表现出了优异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在历史和政治方面。不久后,他还在1943年6月19日,获得了美国国籍,成为了一名美国人。
1943年,他应征入伍,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在第970反情报军团担任德语翻译兵,参与了欧洲战场的情报工作。
同时,他在部队中展现出了超于常人的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战略眼光,于是被派到北约间谍学校担任教官。
其实,他是机会回到他的故乡的,但他却目睹了纳粹的暴行和战争的残酷。而这些经历,促使他深刻地认识到国际冲突的根源和危害,也培养了他对外交和和平的兴趣和热情.........
命运的齿轮便从这一时刻开始转动!
1946年,在他退役后进入了哈佛大学,开始了他的疯狂的学术生涯。
他在1950年以一等荣誉取得政治学学士学位,1952年和1954年分别获得了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他的博士论文,题为《被修复的世界:梅特涅、卡苏里及和平的问题1812-22》,是一部关于19世纪欧洲外交史的研究,还被认为是哈佛博士论文中最长的一篇。
他在论文中提出了和平和均势的理论,认为,维也纳会议之后的欧洲百年和平,主要归功于梅特涅和卡苏里并没有对战败的拿破仑法国采取过多的报复,而是更重视国际体系下的力量均衡。
而这一理论,后来成为他外交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
他在哈佛的导师,是著名的美国历史学家威廉·杨德尔·艾略特,他曾为六任美国总统担任过政治和历史问题的顾问。
在在这样的大咖关照和学院的有利条件下,基辛格多次出席了战后对国际形势的研讨会,积攒起了进入华盛顿从政的人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日后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就在这时候与其相识。
博士毕业之后,基辛格便在政治学部开始了教学工作,他还通过参加美国政府举办的外交问题评议会,为同时代的外交政策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他作为一个渴望能对美国外交政策有更大影响的开明的共和党人,基辛格自然成了纽约州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的支持者和顾问,后者在1960年、1964年和1968年竞选成为共和党总统提名人。
在1968年,当理查德·尼克松明显地会成为共和党总统提名人的时候,基辛格便担任了尼克松的顾问。
在尼克松当选之后,基辛格很快成为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总统顾问,当时,尼克松对他的提名甚至排在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之前。
当时的基辛格可谓如日中天,他被认为是尼克松总统对其抱有很大的期待。
在基辛格的国务卿时期,也是他外交思想的实践和检验的阶段。
而他在这一职位上,在当时主导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外交策略,可以概括为现实主义、均势主义和对话谈判。他强调的是国家利益和权力平衡,并倡导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国际冲突和维护国家安全。
他的思想深受战略思考和现实主义理论的影响,他还相信利益驱动和实用主义原则是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准则。
所以,由于其出色的能力,基辛格在冷战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他致力的改善中美关系和中苏关系,还推动了美国对华外交的转变。他也参与了对苏联的缓和政策,以及中东和平的促进。
然而,他也因其决策和立场备受争议,被批评者质疑其道德和价值导向。
基辛格的对华破冰,是他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外交成就之一。
他利用巴基斯坦作为中介,于1971年7月和10月两度秘密访问中国,与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会谈,为尼克松1972年访华铺平了道路,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打破了苏联的包围,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友谊。
在这一点上向他致敬!
他也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毛泽东主席会见,达成了重要的共识,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毛泽东主席的会见,使得双方意见达成了重要的共识,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访华之举,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外交事件之一,也是冷战时期的一次战略性的转折点!
他的对华政策,不仅符合了美国的国家利益,也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安全,也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合作。
基辛格的对苏缓和,是他另一个重要的外交成就。
他通过对话和谈判,与苏联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格罗米柯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包括战略武器限制条约(SALT I),反弹道导弹条约(ABM),基本原则协议(BPA),以及柏林协定等。
这些协议,是旨在减少核武器的数量和威胁,从而促进美苏关系的改善,维护世界和平的稳定。
基辛格认为,美苏之间的缓和,是为了避免核战争的风险,也是为了保持国际体系的均势,防止任何一方的扩张和挑衅。
他的对苏政策,也受到了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赞扬。
但基辛格的越南撤军,是他最具有争议的外交行动之一。
通过巴黎和平协定,结束了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并撤回了美军,还释放了战俘,这使他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然而,他的越南政策,也遭到了越南人和美国人的批评和反对。他被指责为了达成和平协定,牺牲了南越的利益,放弃了美国的承诺,导致了南越的崩溃和共产主义的胜利。
他也被指责为了延长和平谈判,扩大了轰炸的范围,加剧了战争的暴力和人道主义的危机。他的越南政策,引发了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和弹劾风波,也影响了美国在亚洲的信誉和地位。
基辛格的中东和平,是他最具有挑战性的外交任务之一。
基辛格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后,促使以色列和埃及签署了撤军协议,为后来的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耶路撒冷和埃以和平协议奠定了基础,为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做出了贡献。
他也在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进行了艰苦的斡旋,达成了戈兰高地的停火协议,终于缓和了两国的紧张关系。
他的中东政策,不仅体现了他的对话谈判的技巧和耐心,也显示了他对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的理解。
然而他的中东政策,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阻力。他被指责为了支持以色列,忽视了巴勒斯坦人的权利,激化了阿拉伯世界的敌意,引发了石油危机和恐怖主义的威胁。他也被指责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干涉了伊朗的内政,支持了巴列维王朝,招致了伊朗革命和人质危机的发生。
基辛格的外交挑战,是他外交思想的局限和缺陷的反映。
他在处理一些国家的政变和人权问题时,有时表现出了道德的灰色地带和法律的模糊边界。
他还被指责为了反对共产主义,支持了智利的皮诺切特政变,导致了阿连德总统的死亡和智利人民的苦难。
他也被指责为了保护美国的利益,默许了孟加拉国的穆吉布·拉赫曼政变,导致了孟加拉国的分裂和屠杀。
他还被指责为了维持美国的影响力,支持了印度尼西亚的苏哈托政权,导致了东帝汶的入侵和屠杀。
这时候他的外交政策,不仅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和抗议,也损害了美国的形象和声誉。
但是基辛格的外交思想,是他外交成就和挑战的根源和动力。
他的外交思想,还深受战略思考和现实主义理论的影响,他相信利益驱动和实用主义原则是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准则。
他的思想,也受到了历史和文化的熏陶,他对欧洲的外交史和哲学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热爱,他对中国的文明和智慧有着深刻的敬意和欣赏。
他的思想,也反映了他的个性和风格,他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战略眼光,他擅长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国际冲突,他注重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和权力的平衡。
他的思想,也有其局限和缺陷,他忽视了道德和法律的原则,他干涉了他国内政,他支持了独裁政权,他忽视了人权和民主的问题。
基辛格的一生,他从德国犹太人到美国国务卿的转变,从现实主义到均势主义的思想,从对华破冰到对苏缓和的行动,从越南撤军到中东和平的努力,处处展现了他的外交才能和人格魅力。
他的外交贡献,为美国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服务,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和稳定做出历史性的贡献,为世界和平和秩序的维护和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和启示。
下
基辛格的退休后期,是他外交思想的延续和传承的阶段。
他在这一阶段,继续活跃在中美关系和国际事务中,对待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衰落,评价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以及他的外交思想在今天的世界局势中的意义和局限。
基辛格的退休生活,是他外交思想的延伸和应用的领域。
他在1977年离开了国务卿的职位,但并没有完全退出政治舞台。
他创建了基辛格顾问公司,为各国政府和企业提供外交和战略咨询,他也担任了乔治城大学教授和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顾问,他还出版了多部著作和回忆录,其中最著名的是《白宫回忆录》(The White House Years),《外交》(Diplomacy),《世界秩序》(World Order)等。
他在这些领域,展现了他的学识和见解,也影响了国际关系的研究和教育。
他也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项,其中包括总统自由勋章,国会金质奖章,以及中国人民友谊奖等。
基辛格的中美关系,是他外交思想的重点和关注的对象。
他在退休后,仍然保持着对中美关系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他多次访问中国,与中国的领导人保持友好交往,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和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他认为,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也是影响世界和平和秩序的最关键的因素。
他主张,中美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基于合作而非对抗的新型大国关系,应该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应该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应该在全球性的问题上寻求共同的利益和责任。
他在中美关系恶化的情况下,呼吁双方保持理性和克制,避免更坏的情况发生。
他还在中美关系中,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和均势主义的思想,也显示了他对中美关系的历史性和战略性的认识。
而基辛格的国际事务,还是他外交思想的检验和评价的标准。
所以,他在退休后,仍然关注和参与各种国际危机和冲突,如伊朗革命,阿富汗战争,南非种族隔离,伊拉克战争,朝鲜核问题,乌克兰危机等。
他在这些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也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进行了评价和批评。
因为他认为,美国应该继续保持其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和影响力,应该维护其在欧洲和亚洲的盟友和利益,应该与其他大国建立一种基于相互尊重和利益的关系,应该在全球性的问题上发挥其责任和作用。
他也认为,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出现了一些偏离和失误,如过度干涉他国内政,忽视国际法和多边机制,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和清晰的战略思维,导致了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声誉的下降和挑战。
他在国际事务中,体现了他的对话谈判和实用主义的思想,也显示了他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的忠诚和批判。
基辛格的外交思想,是他外交生涯的指导和灵魂。
他的思想,有其历史的背景和理论的依据,也有其实践的成果和挑战,也有其对今天的世界局势的意义和局限。
他的思想,既有其优点和贡献,也有其缺点和问题,既有其支持者和追随者,也有其反对者和批评者,既有其适应和应对的能力,也有其期望和遗憾的情感。

总之,他的思想,是一个外交家的思想,也是时代的一个思想,也是世界的一个思想。
基辛格的一生,是一个外交家的一生。
他的去世,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时代的反思。
他的思想,不仅是一个外交家的思想,也是一个时代的思想,也是一个世界的思想。
如今他的思想,对今天的世界局势,有何意义和局限?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在最后,我们怀着最后的敬意对这位“老朋友”说: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