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21.冯现锴 冯子礼 :授贤冯氏文化研究会工作回顾
编者按:
2011 05授贤冯氏成立《授贤冯氏修祠续谱理事会》。遍布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二十余市县十余万思孝祖后裔参与了修祠续谱活动。2017 04 02召开了《授贤冯氏修祠续谱竣工庆典大会》在活动尾声于2016年先后成立了《授贤冯氏族谱祠堂理事会》;《授贤冯氏文化研究会》。文化研究会一致推举了《授贤冯氏修祠续谱理事会》常务副会长冯现锴任会长;族谱主编冯子礼任名誉会长;族谱常务副主编冯昭军等任副会长;族谱副主编冯遵江为秘书长。
一.寻访、探考出自齐鲁的“一云九公”几个支派 的分布与传承,取得初步成果,并与他们建立了联系。
除了已知的以才兴祖为始祖的青州冯氏北海世家三大支派:以思忠公五世孙裕公为始祖的临朐支派、以思福公为始祖的临淄支派和以以思孝公为始祖的授贤支派,厘清了阜南冯氏为思平七公之后,并与 他们交换了族谱并建立了联系。代州冯氏为思敬六公之后,敬公后裔盛公因戍边于明中叶自寿光迁晋,发展成为山右世家,明清两代与山左临朐冯氏并称最为显赫的望族。

临朐支派诗礼传家,闾山公四世六进士三举人,朝廷为建“一门科第”牌坊于青州街衢,极备荣显。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禛曾说过:“明朝正德至清朝康熙二百年来,海岱间推学者,必首临朐冯氏”
代州冯氏在明清时期“显者数十百人”,“外而屏藩节钺,内而馆阁台员,著作勋名,后先辉映,海内翕然宗之”。
另外还做了如下几件事:
(1)我们还走访了临淄支派,与几位续谱老人联谊交流,向他们赠送了《授贤冯氏族谱卷首》。
(2)我们及时发现了沂南大冯家楼有关思聪公一支的信息,十分重视,随即与有关宗亲联系,并将其发在网络上,以起引起大家重视。
(3)我们与潍县冯家的华山锡城宗亲建立了联系,一起考察了他们的族谱,厘清了一些关系:(一)潍县宗亲为二支,临朐支派为长支,与闾山公为兄弟行,始祖失讳,以闾山公为一世计世次。族谱记载详确。族众世居潍县,今潍坊市潍城区。(二)潍县族谱有关于一云九公的记载:青州冯氏出自才兴、士安二祖,一云九公后分别播迁各地,也得到了进一步印证。(三)代州冯氏为思敬祖后裔,敬祖四世盛公,于明成化2年奉命迁代,为代州始迁祖。从而印证了光绪十九年蒙阴族谱提供的信息。这些资料,弥足珍贵。
(4)我们还与河南柘城支派建立了联系。《授贤冯氏光绪甲辰谱》有关于迁柘城的记载,六修谱启动时与他们建立了联系,近期柘城几位宗亲来邳州联谊联谊交流。他们回去后重修族谱,还请宪之为他们族谱作了序。
二,发掘传承优良家风,作为新时代的家族文明建设的借鉴。
代州冯氏贤哲君子辈出,不论从文从武,为官为商为民,都保持了诗书传家、清慎勤廉家风。这也是代州冯氏成为清代全国第一高门望族的原因(乾隆时名相史贻直:“我朝右姓,首推冯氏”。临朐冯氏冯裕将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归结为“三无负”,希宠者负君,媚人者负己,谋身者负人,平生盖三无负矣!”:一心希望得到帝宠之臣,必定不是忠谏之臣,这是有负于君王的;一意谄媚上司,急求提拔,这会有负于自己的人品和人格;极力谋求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则会有负于他人。我这一生敢于坦言,一生无三负。以后成为世代相传的家风。冯裕的“三无负”被潍坊市纪检委报以《清正廉洁润泽后人》为题推介以之作为廉贞建设的教材。
与各支宗亲合作,我们共同整理出了关于家族文化建设和优良家风传承的丰富资料,发在平台上,很受大家欢迎。
三,以《冯氏多彩人生》网站为平台与各地热心家族文化的文史学者、书画名家,建立了联系,交流资料,切磋合作,推动了家族文化事业 的发展。
《冯氏多彩人生》网站合办者《代州冯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冯明,副会长冯占军,荣誉会长冯丰年,冯覣等;《临朐冯氏》会长冯玉文;族谱主编剧作家冯益汉,画家冯聚成、作家冯恩昌、冯春明、冯建堂、及大家冯殿佐,冯振河,冯汉军,冯华山,年轻才俊冯金涛,冯恩科 冯辰汝等;《冯文化》创办者冯海涛;《授贤冯氏文化研究会》画家冯宪杰,冯文,冯洪伟,冯宪政;优秀散文作者冯子栋,冯宪银,冯遵慧;优秀诗词作者冯宪玲,冯斌等。他们积极参加筹建网站并把其多篇优秀大作贡献给网站。
除了临朐冯氏、代州冯氏、授贤冯氏支派家族精英人物外,与冯氏家族文化资深研究者著名书画家冯思源、冯向华;毛主席特型演员冯进力、文史学者作家著名电视台编辑冯资荣 、冯湘平,阳江著名作家冯铮、北京画家冯春明,冯氏文化优秀工作者、作家、书画家、诗词作家冯长兴、冯文中、冯锦家、冯福祥、冯登学、冯水旺、冯拥义、冯连伟、冯家才、台湾学者冯文等[1] ,建立了工作关系,大家交流互动、切磋合作,并将其大作贡献给网站。逐渐开辟了家族文化研究研究的新局面。
四,对家族文化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发表一些文章,产生了广泛影响。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大众文化的流行,画家王大有的姓氏图腾产生很大影响被人们认可并广泛使用。许多人把所谓‘二马’符号当作冯氏家族的图腾。为此,我们组织了一篇《谈姓氏、族徽与图腾》的文章,阐明了“族徽可以由家族制定,而图腾是特定时代的历史产物。任何姓氏,无论大小,什么时候都可以为自己制定族徽。如何制定,可以根据家风、传统或姓氏字样的含义,只要大家认可都行。图腾却不同,是母系氏族阶段的历史产物。”“姓氏图腾”影响很大,很多人以为它是权威的说法。姓氏与图腾,内涵不同,形成的时代不重合,后世那么多姓氏,哪来那么多图腾!不过是艺术创作。”‘并不是所有姓氏都与图腾有关’。至于冯氏图腾,据汉代许慎编的最古老的字典《说文解字》:“冯,馬行疾也。从馬,仌聲。”冯字的含义是马跑得快,是个形声字,“马”表示意义,“冫”表读声,两点的本字是“仌”,“凍也,象水凝之形”,是水结冰的纹理,象形字,也就是古代的冰字、凝字,不是什么“二马”。“青州冯氏在2006年临朐续冯氏联谱时运昌设计的以篆书冯字为中心的族徽,无论从历史的还是审美的角度看都非常好”。
文章的发布及时纠正了族徽设计上的无谓偏向。在品味很高的全国的第六届家谱评展会上。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
《中外姓氏趣谈》比较了中外姓氏文化的异同,开拓了视野,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扩清了“德国也有冯姓”的误解。(“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姓不姓冯 ?”)
《青州—代州:冯溥与冯右京的交谊》发掘两支族人著名先贤 的关系,后来被代州冯氏文化研究会收入论文集。
五,与研究冯氏文化 的专家学者建立联系,交流切磋,开拓了视野,调整了思路,提高了家族文化研究的品位。
山东师院四川大学等代州冯氏和临朐冯氏家族文化的博士硕士点,张秉国教授就是著名研究临朐冯氏家族文化的专家,我们与他建立了联系并交流了资料,下图就是张教授赠予我们 的的部分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