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884.冯建堂:夜郎国奇遇之凤凰涅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这首诗,无疑是描述清明时节国人心境情绪的千古绝唱!
戊子年清明节,国家第一个法定中国民俗传统祭祀文化节 !
千里迢迢,从中原大地,来到这山高路远的西南云贵高原,平生第二次踏上夜郎国的土地,怀着难以言说的深沉伤感,专程祭拜堂爷冯保珠和因公殉职的堂姑冯惠兰。
淅淅沥沥的清明雨水,犹如苍天伴我而泣的泪珠......
地处山顶的贵阳烈士陵园中间,有一面积适中的艺术广场。通体白色石雕的两个少女和两个男青年,身穿礼服,交错站立,神色凝重肃穆,肩托手扶着一个汉白玉雕塑的巨大花环。环绕着广场,安息着许多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了自己宝贵心血与生命的各界功臣:军人、科学家、医生、教师等等。他(她)们墓碑上神态各异的艺术塑像,形象地展现着他(她)们生前的容姿。在惠兰姑夫张会群的陪同下,我先祭拜了1996年9月就已长眠于此的保珠爷爷。座南朝北的墓座,端立于黑色墓碑之上的白色石雕半身像,保珠爷爷慈详质朴的面容神态中,自然显露着山东青州冯氏族人共有的铮铮铁骨和豪爽之气。他那深遂的目光,穿越过云贵高原的万水千山,永久深情地遥望着数千里之外的齐鲁故土淄河两岸......
保珠爷爷墓碑背面的简洁文字,记载着这个1924年1月26日出生在山东青州(益 都)长秋村的硬汉,所走过的七十二载风雨人生足迹:1937年参加抗日游击队,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反“扫荡”、大进军、孟良崮、莱芜、周张、昌潍、济南、淮海等战役。历任班长、连长、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1941年被授予“铁坦克" 称号 。1946年参加昌潍战役立多次战功。1948年参加兖州战役获“攻坚旅" 称号,获得解放勋章。转业后任济南铁路局蚌埠公安分处副处长 、青岛铁路公安分处长、贵阳市交通局局长兼党委书记、贵阳市经委副主任、贵阳铁路公安处长 。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长陶驷驹和铁道部长李森茂联名签发的“一级金盾荣誉章" 。
虔诚地匍匐在墓碑前绿茵茵的草地上,怀着崇敬的心,献上一盆盛开着的粉红色康乃馨,我向这个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曾经与我爷爷冯保爱等冯氏族人一同浴血抗击日寇、南征北战打击侵略者,后又虽远离齐鲁故土仍魂萦长秋家乡,血脉相连的家族长辈,深深地叩了三个头......
“ 土八路”冯保珠 (左 )与女儿冯惠兰(右)
缓步离开保珠爷爷的长眠之地,屏息静气,东行百十米,终于见到了曾闻其声未谋其面的惠兰姑姑——高约一米、黑亮黑亮的墓碑正面中间,烫金的隶书“冯惠兰 " 三个大字, 一下子刺激了我深抑内心的悲伤之情:
“ 惠兰姑,我来看你了 … … "
伴随着发自肺腑的悲伤和微颤的话语,我两眼潸然泪下 … …
曾经耳闻过的爽朗笑声,曾经述说过的血脉亲情,曾经相互邀约过的走访,曾经期待着的家族人的团聚,曾经准备追寻拟写的家族与父辈们抗战步履的历史,都因为2007年11月24日晚的意外,而戛然 终止,并永久阴阳两隔 … …
这怎不教人肝肠欲断!?
一盆黄色的鲜菊花,聊寄着我难以表述的哀思 … ...
由同为铁路警察的姑夫张会群亲自拟写的墓志铭,诠释着英年早逝的惠兰姑姑的人生情怀:
儿子说:你伟大
丈夫说:你贤惠
朋友说:你忠诚
事业说:她最爱的是我,她因我而殉职。带着无限的眷恋匆匆离去。
上苍说:她太累了,让她去天堂安息吧!
墓碑背面烫金镌刻着贵阳铁路公安处政治部拟写的惠兰姑姑的生平:
贵阳铁路公安处刑侦支队政委冯惠兰同志,在执行任务途中,遭遇车祸,于2007年11月24日20时50 分因公殉职,终年43岁。
冯惠兰同志1964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81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9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贵阳铁路公安处贵阳车站派出所民警、预审员、副科长、贵阳铁路公安处刑侦支队政委 … …
当初,惊悉惠兰姑姑噩耗的那个滴水成冰的丁亥年隆冬季节,为了表达排遣自己心中对惠兰姑姑的哀伤之情,我在中原大雪纷飞的腊月子夜,一气呵成拟就了散文“ 问苍茫大地,您在哪里?"
此时此刻,在这阴阳两隔的戊子年清明时节,在这阴云密布的夜郎国的高原陵园,倚着墓前三棵松树,面对惠兰姑姑座西向东的墓碑,和着顺颊流下的泪水,我轻轻呼唤着惠兰姑姑,将这篇满含思念深情的文章,权作为祭文,按页码顺序一一点燃,以寄哀思 … …
令人难以置信但确确实实的天下奇观现象出现了:由电脑打印出的白纸黑字的文章,在第一页燃为灰烬后,紧接着缓慢燃烧的第二页文字,在上下跳跃的火焰中,竟然在已焚烧为灰色的纸面上,凤凰涅槃出整页清晰完整的枣红色字体!!!
突然目睹这个奇观,我惊讶的连连喊叫姑夫和旁边租卖祭品的一个少年男孩察看。同样惊讶不已的姑夫喃喃而曰:收到了,她收到了 … …
彼时,我深信不疑:惠兰姑姑的在天之灵,一定收到了这篇来自她生活过、并深深眷恋着的凡间亲人们的深情问候和祝福 … …
由夜郎国返程中原时,与惠兰姑姑相识多年,彼此熟知并肩作战的友人,被姑姑尊称为“老帅" 的乘警长,闻听此事,用激动中夹着欣喜的语言说:
“ 这是个吉兆! 绝对是个吉兆! 是个难以求得的吉兆! 你姑姑的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你们这个大家族平安幸福的!"
但愿,但愿上苍亦保佑远在天国的惠兰姑姑,也能够永远平安!!!
2008年5月5日零点49分拟写
作者简介:
冯建堂,祖籍山东青州,生长于河南漯河市,毕业于郑州大学,工作在郑州铁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