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885.冯建堂:双腿截肢的“土八路”冯连春
银须飘飘 … …
双腿截肢 … …
严重耳聋 … …
神情爽朗 … …
这就是我再次见到他的一瞬间,他留给我的视觉冲击感极其强烈的印象!
那天我推开冯连春家的院门,他正靠坐在沙发上与我的堂兄冯锡年闲聊天。几年不见,冯连春已经把我忘记了。当他右手捂着耳朵,听明白他女儿和冯锡年介绍清楚我是谁后,他高兴的连长及胸前的银鬤都颤抖着。坐在他对面的小凳子上,我才看清他的右腿从大腿根部被截肢 。冯连春边招呼着我喝茶,边满不在乎地告诉我,他这条右腿是前几年截的肢。
我当即多少感到有些震撼。
因为在2003年清明节我回长秋祭祖时,缘于拟写怀念我爷爷的文章,我拜访了抗战时参加“土八路”的冯连春 。当时他的左小腿已被截肢 。问及原因,说是抗战时冬天在野外长久埋伏,冻伤难愈所致 。从冯连春这条被截肢的左小腿,我看到了抗日战争艰苦岁月的历史痕迹。那次,我搀扶着冯连春,从他居住的屋内走到洒满春日阳光的院中,以房屋的红色砖墙为背景,与他及家人照了张合影 。当时他就随意地坐在自己居住的屋门口台阶上,院子中那盘小小的石磨,则成为了笑容满面的我们身边的一个陪伴道具。
时光如过隙白驹 。一晃六个春夏秋冬过去了。己丑年的端午节,再次见到冯连春时,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的右腿竟然也被截肢,并且是从大腿根部高位截的肢!
但冯连春的脸上,并没有露出一丝难过之情,这让我再次感到惊讶 。端坐于沙发中的这位八十五岁的老人,偶尔抽两口烟,不时地靠着家人和冯锡年的大声“ 翻译”,用他那浓重的家乡口音,与我进行着语句交流。
“ 你父亲身体还好吧?”冯连春关切地询问我父亲冯登干的近况 。我回答着他的问话。
“ 你父亲今年应该是八十岁了 。我大他五岁 。小时候我们经常一起玩。”冯连春的话语中满含着对孩提时代的遥念与怀恋。
我目睹着冯连春多少有点因久居室内而形成的略微白皙中泛着红光的脸庞,以及他胸前犹如仙风道骨的飘飘银须,还有他那失去了双腿的下肢,想象着当年如龙似虎的他,如何在枪林弹雨的抗日战争中,颠簸着南征北战的。1939年,冯连春在自己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的故乡长秋村加入了共产党 。1941年,十八岁的冯连春参加了益都县抗日武装,在县独立营 。他说,当时的连长是翟作新 。1942年11月,编入八路军鲁中军区十团当战士的冯连春,穿着刚发的棉裤,参加了在莱芜的对日军作战 。战斗胜利后,他获得了一次奖励 。这是冯连春平生获得的第一次奖励。1943年8月,在临朐五井战役中,作为炸毁日军碉堡的敢死突击队员,冯连春获得了第二次奖励 。冯连春满面笑容地给我讲述着抗战中两次奖励的来历,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抗战胜利后,罗荣桓带领山东的主力部队开赴东北,与林彪所率兵力汇合 。在行军的队伍中,一瘸一拐的冯连春被罗荣桓司令员发现 。罗荣桓关切地询问冯连春的伤腿,命令他留在山东就地医治伤腿 。为了保证冯连春能够得到及时治疗,罗荣桓还给他开了介绍信 。就这样,冯连春从开往东北的大部队中留在益都,采用中医的办法治疗伤腿 。此时,冯连春的腿疾已经成为严重的脉管炎,大夫要他一个疗程服用一百副中药,他自己加码服用,一连服用了一百一十副中草药 。病情稍稳固后的冯连春,于1947年又与赵京讯、王希良和赵俊水一起,在长秋村北十多公里远的朱崖区公所,为驻扎在益都的解放军独立团收集整理传送情报 … …
“土八路”冯连春的政府每月补助生活费120元的证件(2009年端午节)
与翟作新一样,冯连春的那本青州市民政局《 山东省复员军人定期定量补助证》上,记载的2003年元月的补助金为每月120元 。双腿截肢的冯连春,平日里的起居生活,主要依靠家人儿女的照顾 。他的卧室并列着两张床铺,他自己一张,他女儿一张 。需要起身或者躺下时,他都需要女儿抱着他截掉双肢的上半身来回运动 。虽然不能自己行走在故乡的热土上,但冯连春依然精神矍铄地与前来看望他的乡亲聊天 。抗日战争给他带来的身体疾患,并未摧垮他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希冀与追求 。长秋的山水土地和乡里乡亲,给了他顽强的生命活力 。2005年,在中国人民庆祝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喜庆时刻,冯连春获得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荣誉章 。这是他获得的第三次与抗日战争有关的荣誉性证章。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荣誉章(2009年端午)
手捧着这枚由胡锦涛题写“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金色纪念章,我提出与冯连春再次合影,并且请他佩戴着抗战时获得的奖励和纪念章一同拍照 。老人兴奋中略显遗憾地说,那两次抗战时获得的奖励,在“ 文化大革命”时遗失了 。从他带有愤怒的口气中,我感觉到了历史的曲折与最终的公正。
抗战烈士后人冯锡年(左)、双腿截肢的“土八路”冯连春(中)、八路后人冯建堂(右)在长秋村(2009年端午节)
我帮着冯连春的女儿,把双腿截肢的他从室内的沙发上抱起,来到暖意融融的院子里。冯连春坐在院内一个残疾人专用轮椅上,左胸前戴着这枚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 。身后也有一株盛开着火红花蕊的石榴树,还有两畦青菜,那盘小石磨还在那里 。堂兄冯锡年与我分别在冯连春的两侧,面向东方的阳光,在抗战胜利六十四周年的这个端午节日里,我们舒心地笑了 … …
作者简介:
冯建堂,祖籍山东青州,生长于河南漯河市,毕业于郑州大学,工作在郑州铁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