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56.李 淳 冯 覣:《续说代州冯氏》序 跋
序
李 淳

《续说代州冯氏》 收入 冯丰年先生二十篇文章,是 对代冯遗址、遗物、遗事、遗 作、遗训挖掘整理和调查研 究之成果,对一些行将湮灭 之文化,有发现与保护之 功。仍虽有某些值得商榷之处,但彼以耄耋之年,多病之身,勉力为之,十分值得点赞!
丰年之作之为人,启吾深思,几点感悟,简述于 此:弘扬代冯优秀家风,须 自重,自 明,自谦,自强。此谓“ 四自 ”。
· 1 ·
自重者,知家风之可贵而自 己极端重视也。“我朝 右姓,首推冯氏。外而屏藩节钺,内而馆阁台员,著作勋 名,后先辉映,海内翕然宗之。”这是乾隆贤相史贻直之 定论,冯家不要再说“南某北冯”之类以贬低祖先。清官 阎调羹 曰,冯氏家训与颜氏家训“殆千古为两云 ”,这 是对代冯家训之权威评价,无可置疑。对家训家风,冯 氏后代自应尊之爱之,守之行之,全力弘扬之;而不可 轻之漠之,乖之违之,而有辱祖先。
自明者,自 己首先明白祖宗之所以辉煌也。“所以 称高门,端不在华膴”“非徒仕宦贵显也,盖贤哲君子多 矣。”今之代冯后裔,诚有杰出者在;然窃以为真知祖先 者不多,或知之不确、不深,亟须人手一册代冯史料精 读,知先人之深厚德泽,此承继与发扬之始也。
自谦者,虚心学习永不自满也。谦则诚,诚则容,容 则大。代冯家族文化向来鲜为人知,如今百度、报刊和 各种公众电子平台广为登载,名声鹊起,几至家喻户 晓。人怕出名猪怕壮,家族亦如此。 当此之际,自豪可 也,而 自满非也。祖先荣光不能为自 己贴金,自我吹嘘
· 2 ·
◎ 序 ◎
不能代替励志奋起。人最大之恶,乃是见不得人之美好 而欲使其亦如己之浅薄与骄妄。人最大之善,乃见贤思 齐,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盖此为进步之基也。
自强者,自力更生,图大 目标大规模大气象也。修 齐治平,家国情怀,志存高远,浮云富贵,爱国敬业,诚 信友善,皆寓庸而非庸,平凡而伟大。鼠目寸光,偷生苟 活,自暴自弃,荒学废业,怙恶不悛,贻害家国,皆背祖 而违德,远福而取祸。天道与善酬勤。 自胜者强。 自强 不息,厚德载物,此乃立身之本也。
自重者贵,自谦者富,自 明者智,自强者勇。贵富 者,君子人格,由仁居义也;智勇者,真理在握,所向披 靡也。“ 四 自”相互为用,与贵富智勇亦迭为因果。
代冯之往哲先贤,俱能戒骄而守贵,惩满而守富, 格物而求智,徇公而任勇。师范昭然,学可驯致;不善其 师者,虽“智”大愚。
“功业巍巍继,声名赫赫追。杜诗桐城文,甲第连绵 起。非徒仕宦显,清白慎取予。代冯有高门,缘何人不 知?若无佳子孙,门庭必式微;若无董狐笔,难能垂青 史”。这是《方志山西》所载读者之语。丰年先生是代冯
· 3 ·
优秀家训家风之研究传承弘扬者。 阎调羹盛赞代冯五 世宾期之才与品“如丰年玉与凶年谷,可谓兼美”。吾借 用此语,赋以新解:丰年玉,乃锦上添花也,即丰年先 生之旁搜远绍拾遗补缺也;凶年谷,乃雪中送炭也,即 冯家多数后人尚不深知祖先而急需补课也。兼美者,谓 上述二者须齐头并进而相得益彰也。此乃代冯代州三 晋举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务之急。
对代冯之贤哲与家风,吾敬而畏之,则而象之。丰 年命为序,不辞卑陋,乐而从之。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冬至 日
(李淳,原为省委常务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 。)
跋
——
寻根实干第一人
冯 覣
丰年前辈的《续说代州冯氏》 就要出版了 ,欣喜之余听说要把 我先前在微信上的一篇拙作收 入,深感诚惶诚恐。那篇短文虽说 也是我的肺腑之言,可要登大雅 之堂,惶恐中略作修改奉上,以不 负前辈的鼓励。
丰年前辈是我十分敬佩的一位长辈,更是代州冯氏寻根实干的第一人。
冯覣近照
我这样说我的这位老前辈,总觉得不够全面 。一家 人,就姑且为之 。 说到这位前辈,还是从我们相识说起。
·303 ·
2013 年苓植叔回代县,我去看老人家,在宾馆与久闻大名 的丰年前辈相识。魁梧的身材,满脸的笑容,不凡的谈吐, 给人以亲和的感觉 。早听已故新民前辈说过他是冯家当 时最大的官,可眼前却是一个平易近人的长辈。原来他也 是从忻州赶过来看苓植叔的。那天来看苓植叔的人很多, 我们围绕振兴冯家谈了很多,我得以与他多了些交谈。我 相信缘份,虽说初次相见,可直接的感觉好像我两一见就 有缘份。后来才悟出更有他的为人和亲情。下午我要坐班 车回繁峙,他要回忻州,一个西一个东。多年没来代县,我 不知道汽车站在哪里,时间已经不早了,他当即起身非要 送我到汽车站。我几次谢绝,可他已经开门下楼了。恭敬 不如从命,我俩急匆匆向汽车站走去。到了汽车站他领我 买了票,我催他快回去,他却执意把我送上车。车开动了, 我两挥手告别。晚上我电话感谢他,他却说,我是代县的, 地方熟,没什么。从此寻根路上我又结识了一位长辈—— 一位敬佩的长辈。
2015 年研究会成立,会前我们进行过多次电话交谈。 开会那天,天公不作美,好像故意考验我们,下起了瓢泼 大雨。他让儿子开车带着老伴一大早从忻州赶来,我们的 组织工作太差劲,中午吃饭时忘了他同来的老伴和儿子,
·304 ·
◎ 跋 ◎
留下了永远的歉意 。今年说起此事,他才说,考虑的是会 议的经费,多一个人多一份开支 。虽说是多虑了,可他处 处为人着想的品质给我以深深的印象。会上他满怀豪情, 为研究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之后他身体力行, 凭着对祖宗的诚心,深厚的文学功底,超人的远见和领导 组织能力 ,在寻根的路上不畏艰辛一路向前做出了卓越 的贡献 。 为了写这篇纪实,我请他写点东西,他置脑梗后 遗症不顾,两天内发来了洋洋洒洒三千余字的《冯家大院 调查始末》。看得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他 的寻根之旅就开始了 。 与已故冯禄前辈及他的兄长冯延 年“聚会代县,商议续修代州冯氏族谱的事 ”。开始了调查 走访,资料收集等前期准备 。遗憾的是,不久冯禄前辈突 发病去世 ,他和其兄冯延年家居外地 ,续谱之事未能如 愿。可他并没有灰心,反而义无返顾地走上了更加艰难的 为恢复冯家大院的鼓与呼之路 。先是给县委政府送交了 《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县再添一景—冯家大院》的建 议 。后历时八年对冯家三大院和两个花园进行了抢救性 的调查界定,先后画出了《代州道前冯氏大院示意图(清 末)》《代州道后冯氏大院示意图 (清末)》《代州冯氏明末 宅院位置图》《西园建置示意图》《知园示意图》。三个大院
·305 ·
两个花园,从拜访知情老人到实地勘察丈量,从绘制草图 到复核修改,从数易其稿到最后定稿,这要耗费多少时间 和精力,拜访多少人? 以道后冯家大院为例,为了画这幅 图,他多次拜访鹏翥公舅父石志忠的儿子 95 岁高龄的石 继恒。不但弄清了道后大院的四至位置,更了解到是鹏翥 公这位舅父石志忠亲自受鹏翥公嘱托领工修建了冯家道 后祠堂。而石继恒随父出入冯家各大院,从而得到了可靠 的信息和大量鲜为人知的冯家故事 。在此基础上他画出 了一个草图,为对历史负责他又亲自拿着草图找熟悉情 况的好几个人核对修改,在定稿时还不放心,又从忻州赶 回代县亲自丈量核实 ,特别是与周围建筑进行了比对衔 接,确认无误之后才绘制了正式的示意图 。严谨求实,一 丝不苟的精神令我敬佩不已!至于冯家始祖宅院的发现, 更有着特别的意义 。我多年来一直困惑先祖迁代初期住 的地方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叫冯家街?问过许多人都没有 准确答案。一张《代州冯氏明末宅院图》,有了答案。其功 大也!由此我们可以解开许多历史的谜团,可以由此出发 考察冯家的发展踪迹。我还设想过,我的先祖冯琇公也许 就是从这个大院出走繁峙中庄寨的? 他的父母可期公夫 妇也许就是在这个大院度过送儿子出走难熬的岁月的。
·306 ·
◎ 跋 ◎
所以我特别觉得这一发现意义非凡! 丰年前辈是寻根路 上功劳最大的人!五幅图的绘制,为雁门冯氏的寻根和家 族文化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意 义重大 。 五张示意图胜过千言万语的厚书!
2016 年他在代县举办的冯氏家族文化研讨会上,率 先发出了抢救性的走访调查对冯氏家族了解知情人的呼 吁,遗憾的是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今年我们到代县 拜访柳生荣老人,他说,你们早来二年,西北街何生知道 的比我多的多,可惜走了!实践证明老人的呼吁是有远见 的。这几年我们想拜访的老者一个个走了,落下了不可弥 补的遗憾。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在他满怀豪情 奔波在寻根路上的时候,2016 年冬他累倒了——脑梗后 遗症使他话不能说,脚不能走 。 消息传来,我脑子里一片 空白 。电话不敢打,情况又不明。后来总算与他老伴通了 话,只能寄上深深的祝福——阿弥陀佛多多保佑!去年我 去忻州看他,他以惊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拖着腿仍念 念不忘研究会的事,其情其景令人感动不已。2017 年代县 开会前 ,我多次向他请教 ,他坚持原则提了许多宝贵意 见 。 开会前几天,他突然打电话提醒我注意几件事,我们
·307 ·
按他的提醒做了多种准备,保证了会议的顺利召开。今年 他不顾还在康复期医生的嘱咐 ,又拼命了! 先后撰写了 《风流才子冯福恒》《革命战争年代代州冯氏英雄谱》《一 支未入谱的代州冯氏》等。更让我佩服的是别出心裁撰写 了《代州冯氏研究大事记》,其选材之慎重,用语之严谨, 对历史负责之治学精神 ,更是我学习的榜样 。 文章一发 表,一片点赞声。这几年他撰写了二十余篇有关冯家的文 章,要知道这不是戏说,不是古文今译之类的东西,而是 非实地走访考察,才可动笔的文章;更要知道这是他发病 后,手指的书写功能几乎丧失,发微信也是用一只大拇指 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 ,又让儿媳加班打出来的, 多不容 易!我劝他注意身体,你听他怎么说?“活着就要有所为, 这是我的座右铭 ”。八年来在寻根的路上我们从相识到相 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按他的话说:“是互相能说心里话 的人 ”。这就是我们的这位前辈!
二 ○一八年十二月
·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