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37.冯丰年:续说代州 冯 氏(全版本)《卷五 、近年纪事 A》
雁门冯氏家族文化研究会成立
为了深入挖掘、传承、引场雁门冯氏家族文化的优良 传统和杰出成果,把家庭梦、家族梦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 强大动力,雁门冯氏家族文化研究究会近日成立。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冯氏宗 亲代表共 34 人 。会议选举产生了理事会、会长、总干事, 聘请了总顾问,通过了研究会《简章》,重点讨论了“如何 把雁门冯氏家族文化研究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起来 ”这 一议题 。 与会同志纷纷发言,就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式、方 法、方向、内容、立项、经费等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一致表 示要以时不我特的紧迫感,努力工作、精心研究、多出成 果,为历史文化名坡的全方位建设添加一份正能量。
据史书记载 ,雁门冯氏自始祖冯盛在明成化中由山 东青州迁居代州,至今已有 500 多年的历史 。仅至清末, 雁门冯氏考取科名的有“进士十八、举人五十四、贡生七
·269 ·
十余,秀才不知凡几 ”;位列京官者有“翰林者九、内阁者 六、六部者十一、都察者五,道政大理光禄国子监者又不 知凡几 ”;出任外官者有“将军一、督抚二、巡抚一、布政 四、按察五、盐运三、道台十三、知府同知各十四,治中、 知州、通判各二十,知县三十八,经历、数授、学正、教谕、 训导更不知凡几 ”:有 43 人留下诗文、传记、史集、家学、 杂谈、奏疏、科技等方面的著作达 122 部 360 余卷,《秋 水集》、《滴翠楼诗集》、《枕籍室诗秒》等许多被选入《四 库全书》;那些以牌坊记载的文武济美、兄弟进士、三世 藩宣、五子登科、勋高五省等雁门冯氏的文化故事广为 流传、妇孺皆知;先后通现出冯如京、冯云骧、冯光裕、冯
·270 ·
志沂、冯琬琳(女)等一大批蜚声海内、名留青史的文儒 贤哲,仅被《代州志》(光绪版)立传的便有 33 人之多。民 国年间,仍出现有学位者 8 人、有官职者 11 人,涌现出 冯曦、冯鹏翥等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建国后,有冯苓植 植、冯良植、冯福恒、冯禄、冯湘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在文 化领城取得了突出的建树。故中国文学史学者王瑶先生 曾有“南林北冯 ”之论(“南林 ”指福建的林则徐家 ,“北 冯 ”指雁门冯氏家族),山西亦有“南裴北冯 ”两大旺族之 说,雁门冯氏还被列入“山西近代四大文化家族 ”之 一。 史实充分显示,雁门冯氏家族文化是雁门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研究雁门冯氏家族文化,已是研究、弘扬雁门文 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此文原载 2015 年 10 月 18 日《忻州 日报》)
·271 ·
《雁门关下话冯家》出版发行
由中国小说学会会长 、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 骥才题写书名,中国作协全委委员、内蒙古作协副主席冯 苓植任总咨询,雁门冯氏家族文化研究会编著的《雁门关 下话冯家》一书,日前由三晋出版社出版发行,与翘首以 待的广大读者见面了。同时,于 1933 年修编的《代州冯氏 族谱》点校普及本也由冯苓植先生作序一并首次面世。
据光绪版《代州志》载,从明成化年间至清末,雁门冯 氏家族先后出了《进士十八、举人五十四、贡生七十余、秀 才不知凡几“;”官翰林者九,官内阁者六,官六部者十一, 官督察者五,官道政、大理、光禄者又不知凡几 。若外官, 则将军一,督抚二,布政四、按察五,盐运三,道台十三,知 府、同知各十四,治中、知州、通判、教谕、训导更不知凡几 … … ”新中国建立后,又出现了“教授学者不知凡几,研究 论文和其它著述更不知凡几“的新兴局面。
·272 ·
雁门 冯 氏 500 年 的 家 族 文化史 , 造就了历史文化名 城代县一道亮丽的景观 ,也 从家庭人文活动反映了雁门 文化各领域、各层次、各时期 的社会现状和深刻变革 。 无 疑,挖掘她、追寻她、研究她, 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构 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
着弥足珍贵的助力作用,正如《雁门关下话冯家》结语中 所言:各个家族的梦想汇聚成了家族梦,各个家族的梦 想又汇聚成了民族梦,各个民族的梦想更进而汇聚成了 伟大的中国梦 。 当今,为实现伟大的“ 中国梦“而奋斗正 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和奋斗目标。
正是出于这一初衷,冯氏家族文化研究会组织晋、 蒙、京四十多人,经过八个月的紧张工作,推出了这两部 家族文化史书,以飨读者。
2017 年 9 月 16 日于忻州 (此文原载 2015 年 4 月 12 日《忻州 日报》)
·273 ·
给第二届雁门冯氏文化研究会 会员代表大会的贺 电
值此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第二届雁门冯 氏文化研究会会员大会暨研讨会在县城隆重召开 ,我谨 对“两会 ”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预祝会议凝心聚 力、共谋大业、圆满成功。
我相信,会议一定会选举产生出新一届有智慧、有担 当、有作为、有创新的理事会领导班子,将雁门冯氏文化 研究会的工作推进到一个更加有远见、有计划、有干劲、 有成果的崭新阶段。
我也相信,有众多高层次的专家学者到会指导、参与 讨论 ,必然对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化 、扩展和提高指明方 向、奉献良策,使今后的研究工作迈上一个立项科学、研
·274 ·
究规范、效率卓著、精品成果更多的新台阶。
顺祝雁门冯氏宗亲祭祖活动追思先祖、激励后人、薪 火相传、永续史册!
2017 年 9 月 16 日于忻州
·275 ·
写给微信群《翠滴心声》开通的 《宗亲絮语》
雁门冯氏溯祖源, 山东青州寿光县,
纪台社有三户垛, 冯氏四代来戍边。
明朝成化十一年, 始祖冯盛徒代县,
务农耕作苦创业, 定居城内冯家街。
五世择居迁道后, 七世再分有道前,
八世部后生新脉, 三支冯氏大繁衍。
先祖輩輩重教育, 子孙代代律己严。
举人进士学有長, 著书立说数百篇;
武将沙场勇捐躯, 文官勤政又清廉;
名人精英载史冊, 励志故事牌坊现;
履职台湾成史证, 抗日事迹血书写;
治家兴业留遗产, 书就万世金玉言;
·276 ·
家教家训无价宝, 立规立德有方圆。
今逢盛世艳阳天, 雁门冯家尽开颜;
专家学者献智慧, 干部职工兢争先,
士农工商齐奋斗, 为党为国做貢献。
父老兄妹都牢记, 一行一动常戒勉;
家族文化须传承, 择优弃劣路不偏:
遵纪守法当模范, 戒骄戒躁性要谦;
紧随潮流不落伍, 诚信友善讲和谐;
合力助圆中国梦, 同为华夏谱新篇!
·277 ·
贺《代州冯氏族谱(全谱)》发行
中华冯氏渊远流清名门遍地辈出精英代州冯氏五百年中文儒兴家车载簪缨家教遗训泽被后人族史志传立行子孙为民爱国为官爱民文臣武将史载英名惜乎族谱百年断信宗亲牵挂长者揪心今逢盛世国泰民宁修谱续史提上日程各地冯氏闻风而动分谱支谱雨后春笋有大志者专家占军续修族谱甘为己任焚膏继晷博采广征积稿盈箧正果始成虎年付梓万苦千辛筹资点校煞费苦心族谱既成堪称珍品八册一轴巨著恢宏老谱得续代代传承家族文化与日俱新今开大典隆重发行代冯盛事史坛新宠
·278 ·
我获喜讯 宿愿成真 激动之余 拙文贺颂
代冯十六世 冯丰年口述 李桂芳记录 2023 年 4 月 2 日
·279 ·
作者简介:
冯丰年,代州冯氏十六世孙,1941年生于代县西北街。196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中共党员,中国土地学会会员,国家土地评价师;全国国土资源执法先进工作者。入载《中国专家大辞典》,山西大学《学府之光》。忻州市国土局副局长任上退休。先后被聘任《山西雁门冯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顾问,荣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