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38.冯丰年:续说代州 冯 氏(全版本)《卷五 、近年纪事 B》
雁门冯氏文化研究大事简记
(2011-2024)
2011 年
10 月 28 日 《三晋都市报》 首席记者冯迪采写的 “ 山西近代四大文化家族回顾 ”访谈录之二 《代州冯家: “南林北冯 ”说到今》发表,在省内引起轰动,在代州冯氏 家族获得强烈共鸣,也受到不少专家学者的重视,为雁门 冯氏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做了舆论准备。
2013 年
7 月 由中学一级教师 、青年史志专家冯占军主编 的《代州冯氏族谱繁峙分谱》出版 。此谱在梳理过去七种 谱志(容)的基础上,经过四年时间的调查、起草、修改、会 审而完成,是一部客观权威、体例最新、印制最好、族人满
·280 ·
意的族谱。
8 月 29 日 由中国作协理事、原内蒙古作协副主席 冯苓植主持的首次“代州冯氏代表座谈会 ”在代县雁门宾 馆二楼贵宾室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原代县档案局长冯湘, 繁峙县原教育局副局长冯覣 ,忻州市国土局原副局长冯 丰年,《三晋都市报》记者冯迪 。会议的主题是为宣传、振 兴代州冯氏文化共商大计 ,这次会议也成为开始筹备成 立“雁门冯氏文化研究会 ”的动员会。
8 月 30 日 冯苓植赴繁峙,一边核对书稿,一边研 究代县会议精神的落实措施,具体确定了由冯覣、冯占军 担纲筹备成立研究会事宜 ,使研究会的成立进入组织实 施阶段。
2014 年
10 月 由中国小说学会会 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主席冯骥才封面题签,由冯苓植总咨询,冯俊生总统筹, 冯湘、冯覣、冯丰年、冯岷植主编的《雁门关下话冯家》一 书由三晋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以“雁门冯氏家族文化研 究会 ”名义出版的第一部专著。
11 月 由冯苓植作序,由冯覣、冯占军、冯灌植点校
·281 ·
的《代州冯氏族谱》点校普通本出版发行。此书与《雁门关 下话冯家》互为依证、相映生辉,必将为雁门冯氏家族绵 延五百年的家教家风起到发扬光大的重要作用。
2015 年
7 月 代州冯氏宗祠重修竣工 。解放后,冯氏道后宗 祠改为西北街小学,部分建筑被拆除改建 。2005 年,在冯 苓植努力争取下,学校将一处教室(三间)退出作为冯氏 宗祠,县博物馆筹集资金进行了维修 。 2015 年 7 月,繁峙 宗亲冯俊生等十一人集资一万三仟元 、 内蒙宗亲冯岷植 等五人集资三千元,对宗祠进行了第二次维修,并立碑一 通以示纪念。
9 月 由山西省中医学院教授 、省中医院副院长冯 明作序,由冯黄(1735- 1807)所著《妇科采珍》简体重排 校注本,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她的面世对填 补冯氏先祖著作空白、保存三晋中医文献、振兴中医学术 研究、拓展中医临床实践有着重大的意义。
同月 28 日 雁门冯氏家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在 繁峙县城龙泉大酒店小会议室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省内 外专家学者和冯氏宗亲代表 34 人,会议选举产生了理事
·282 ·
会、会长、总干事,聘请了总顾问,通过了研究会《简章》, 重点讨论了“如何把雁门冯氏家族文化研究工作深入扎 实地开展起来 ”这一议题。会议完成了预定的十六项议程 圆满结束。
9 月 由忻州市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冯天才和冯 召才等组织编纂的《代州冯氏族谱繁峙分谱小柏峪续谱》 出版 。此谱的编纂出版,助推了寻根问祖、修志明宗的热 潮,其意义和影响已超越了修谱本身。
10 月 28 日 由雁门冯氏家族文化研究会主办的 “会刊 ”《翠滴新声》创刊号印发 。本刊为 8 开四版不定期 出版的内部交流小报,辟有翠滴评论、文化活动、成果展 示、冯氏贤哲、传说逸闻、旧影遗珍、文物考证、乡梓风光、 家训连载共八个栏目 。创刊号主要报道了研究会成立的 纪要、简章、组织机构及成员以及大会向冯俊生、冯苓植、 田俊民赠匾的照片等。
11 月 由冯占军召集组建的研究会网上群聊《翠滴 新声》开通。入群人员一律使用实名,禁用昵称;研究会的 简章同样适用于对群聊的规范 ,禁止一切违背简章的言 论和转发违背简章的信息,保证群聊合法运转,助益冯氏 文化研究和宗亲正当交流。
·283 ·
12 月 冯苓植著作《雁门雄关下之书香门第—我 的家族我的根》由三晋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在“开篇 ”结 尾时写道:“且看雁门冯氏文化家族是如何绵延五百年 的? 且看冯氏后裔是如何与时俱进传承家风的? 欲知因 果,就请打开这本书吧 … … ”
2016 年
2 月 由包头宗亲冯源主编 ,冯苓植 、冯湘作序的 《代州冯氏西旺分谱》出版发行。此谱坚持与时俱进、男女 平等的原则,摒弃旧俗,凡冯氏子女配偶均可入谱 。她的 出版目的 ,不仅在于让后辈儿孙进一步将冯氏优良家风 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添砖加瓦,还在于为《代州 冯氏族谱》的再次纂修做好前期工作,其意义影响深远。
10 月 15 日 “ 山西四大文化家族雁门冯氏文化学 术研讨座谈会 ”在代县丽华大酒店会议室召开。县委宣传 部常务副部长王远明主持会议,全县宣传文化系统领导、 雁门冯氏文化家族代表 、雁门冯氏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和 媒体记者参加会议 。会上,冯明介绍了雁门冯氏文化,省 社科联专家杨杨介绍了对冯婉琳的研究成果,冯苓植、冯 丰年、杨继东(代县原文化局长、山西大学客座教授)、崔
·284 ·
焕奎(代中退 休高级教师、 雁门文化资 深学者)等先 后发言。县委 常委、宣传部 长张东家出
席会议并讲话。冯覣代表研究会向宣传部赠送了《雁门冯 氏五百年》。会议的另一任务是将雁门冯氏文化研究会从 繁峙迁回代县。
10 月 由冯明主编的《代州冯氏研究文集》出版发 行。该文集收集了冯氏家族、人物事迹及冯氏作品研究方 面的文章三十三篇 ,这些文章都是报刊杂志 (含内部刊 物)上发表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此书出版 的目的,在于使读者对雁门冯氏有所了解,促进对代州冯 氏文化的研究。
10 月 在冯苓植先生的多方努力下, 为美化校园, 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育人的积极作用 ,县教育局局长李 敢峰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冯氏宗氏的修缮工作, 多方筹 集资金、聘请技术人员,为冯氏宗祠修建仿古大门、围墙,
·285 ·
面貌焕然一新。
2017 年
4 月 第一届研究会特聘会员崔有良逝世 。 崔有良 先生是研究代州冯氏文化且有突出成果的学者 ,他花八 年心血著就的《冯志沂传》是为冯氏贤哲立下的第一本个 人传记,为弘扬冯氏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位书法 大家,他为研究会褒奖冯俊生题写了《乐施不倦》的匾文, 为冯氏宗祠修缮竣工写了碑文,为 《图说雁门冯氏五百 年》题写了书名。他去世之后,研究会送上“人品如松凌瑞 雪,遗风似水照青山 ”的挽幛,表达雁门冯氏对先生的深 深怀念。
8 月 由原内蒙作协副主席冯苓植作序, 山西文学 院院长张卫平撰文推荐 ,省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委员会 主任刘巩等题词,冯覣、冯占军主编的图片谱志《图说雁 门冯氏五百年》出版发行。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记述了雁门冯氏家 族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传承家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力弘 扬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而助力。全书分五卷十三章,展 示图片表格共四百八十余幅,为冯氏文化研究一大成果。
·286 ·
同月 山西省委原常务副秘书长 、省委政研室主任 李淳,省纪委原驻省工商局纪检组长马春生合署的《弘扬 中华优秀家族文化— 以代州冯氏家教家训家风为例》 先后在山西省委办公厅《工作研究与交流》、省社科院《晋 阳学刊》、省委宣传部《映象》以及《方志山西》、《黄河文 学》等多家刊物发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使代州冯氏文 化研究登上更高层级的大雅之堂。
同月 县教育局对冯氏宗氏进行第二次修葺。
9 月 16 日 雁门冯氏首届祭祖大典在代县冯氏宗 祠举行。上午 8 时,来自山东、湖南、陕西、北京、内蒙以及 本省族人一百余人参加了
祭祖活动。祭祖仪式由冯明 主持,冯湘宣读祭文,然后 族人按辈分大小先后向先 祖行鞠躬礼。祭祖活动结束 后,各地族人纷纷在宗祠前 合影留念,记住这近七十年 来代州冯氏的第一个祭祖 盛典。
同 日上午 雁门冯氏
·287 ·
文化研讨会在代县县政府会议大厅召开。冯明主持会议, 李淳作了 《弘扬中华优秀家族文化— 以代州冯氏家教 家训家风为例》的专题讲座;代县县委宣传部长张东家与 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同日下午 雁门冯氏家族文化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 表大会召开 。参会宗亲一百一十多人,冯覣主持了会议。 大会提名通过新一届理事会理事十五名 ,理事会以无记 名方式投票选举出了新一届领导班子 ,聘请了顾问和名 誉会长并颁发了证书 。会上还修改了章程,把“雁站冯氏 家族文化研究会 ”更名为“雁门冯氏文化研究会 ”,将代表 大会会期由二年改为三年,通过了研究会会徽。大会还收 到了冯苓植、冯丰年、冯希尧(南充地区原行署专员、人大 工委主任)、中华冯氏网发来的贺电。
9 月 由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主编 、 三晋出版社出 版的《山西家规家训》全文系统刊载了由冯覣、冯占军编 写提供的《代州冯氏家训》,使冯氏家训得以正式出版,对 弘扬冯氏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10 月 由冯明主编的《代州冯氏研究文集(二)》出 版发行 。本文集共收入冯氏家族、人物、作品(含当代作 品)、研究论文三十七篇约十七万字,重点突出了弘扬冯
·288 ·
氏家教家训家风。对此,冯明在本集前言中指出:“雁门冯 氏风风雨雨绵延五百年,靠的就是好家训、好家教、好家 风。我们希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愿冯氏 优秀传统家族文化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
本年 “冯氏妇科研究室 ”在山西中医大学成立 。 大 学组建了冯氏妇科创新团队,设立了研究生课题项目,取 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这一机构在高校的成立,成为继“雁 门冯氏文化研究会 ”之后的又一冯氏文化研究机构。
2018 年
8 月 县教育局对冯氏宗氏进行第三次修缮,修缮 工程全部完成。
10 月 6 日 上午 8 时,雁门冯氏族人祭祖活动在代
县西北街冯氏 宗祠进行。参加 活动的主要是 雁 门冯 氏 文 化 研 究 会理 事 和 顾问,会长冯明 宣读了祭词,然
·289 ·
后,族人依序进行了祭拜。
同 日 上午 9 时,2018 年雁门冯氏文化研究会理事 会年会在代县老干部局二楼会议室召开 。会上 ,冯明作 《2018 年研究会工作报告》,他肯定了研究会一年来取得 的丰硕成果,对下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与会人员就研 究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交流探讨 。下 午两点半,理事会继续开会,审议通过了人事调整事宜; 通过了每年祭祖的动议 ,确定清明节前一天为研究会祭 祖日。
夏 李淳先生研究雁门冯氏的人物专著 《代州冯氏 群贤谱》付梓。这是一部李老用一年时间写成的五十多篇 文章共三十万言巨著,其中六十多篇次在全国报刊、公众 平台发表,在百度可全部查到。书中介绍了冯家数百年中 特别是明清时期的代表人物共一百五十二人 。 既有本人 事迹,又有人物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制度社情;既写勋 名,也分析其著作;既写言行,也写性情;既写男性,也写 女性;既写事实,也作点评 。他以史为据,以扬弃的态度, 取精用宏,为今天立德树人服务,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服务,为治理国家、实现中国梦服务,是当今难得的 家教家规家风教育的好教材。
·290 ·
秋 由冯苓植作序 ,冯覣先生以记述当代人物为主 的特辑《我们的寻根苦旅》出版发行 。本书重点介绍的人 物有六十八人,连同涉猎人物共达百人之多,她是研究会 成立前后族人寻根的真实记录 ,是社会贤达参与冯氏文 化研究的生动写照,是一部真实可信、记事翔实的历史资 料。冯苓植在该书《代序》中称冯覣“没有炫耀、没有声张、 仍然只有默默奉献 … … ”此书正是他又一次奉献给读者 的力作。
冬 由李淳作序、冯覣题跋,冯丰年研究代州冯氏的
文集《续说代州冯氏》结稿付印 。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 散见于报刊杂志和新作的文章二十篇, 内容为挖掘代州 冯氏遗址遗物,调研冯氏族人历史功绩,追寻先祖根脉世 系,总结家传家教家风,将濒临湮灭的冯氏文化资源整理 保存、留于后人,为雁门冯氏文化研究提供史实佐证。
年终 由冯培仁自发策划、主动调查,历时一年的代 州冯氏《世系续图》,在之后冯新虎的大力协助和冯丰年 的协调指导下,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完成了草图的绘制工 作。本图以冯曦修编的世系图为基础,将此后八十五年间 增加的冯氏子女划分支系补绘其下,为将来研究会有组 织、有领导、有计划,由专业人员修编新谱作了必不可少
·291 ·
的前期准备。
2019 年
2 月 17 日 为了响应党的“重视家风家教 ”的号召, 把雁门冯氏的好家风传承下去 ,居住在繁峙县城的雁门 冯氏宗亲代表 30 余人召开了家风家教推进会。特别令宗 亲们高兴的是,繁峙冯氏中,久居牛家窑村的一支冯氏宗 亲回到了雁门冯氏文化研究会这一大家庭中。
3 月 17 日 本会名誉会长、中共山西省委原常务副 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员李淳同志编著的 《代州冯氏群贤谱》出版发行新闻发布会在太原进行 。 省 城文学界、史学界、新闻界负责同志以及本会理事 40 余 人出席了发布会,新华网、新浪网、山西新闻网、山西电视 台、山西日报、市场导报等十几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4 月 5 日 研究会组织了祭祖活动,30 余族人在冯 氏祠堂参加了祭祖活动。
5 月 12 卷《冯苓植文集》由文汇出版社出版 。 13 日 在沪举办新书座谈会,来自内蒙古和上海的 20 余位出版 人、作家、评论家对这位文坛“游牧人 ”的为人作品作出了 充分评价。
·292 ·
7 月 冯氏妇科科技创新团队获批 ,列入山西中医 药大学科技创新培育计划并获得资助,《增补评注妇科采 珍》完成初稿。
7 月 中旬至 10 月上旬 由冯覣策划 、制作的 18 集 《我的家族我的根——代州冯氏》在美篇陆续发表。
8 月 继《代州冯氏族谱繁峙分谱》、《代州冯氏族谱 西旺分谱》编撰完成之后,在研究会主持下,由老会长冯 丰年、冯培仁、冯新虎、冯旭东等将其他代州冯氏收集联 系完成了《代州冯氏世系续表》(1933-2018)编撰工作,为 统一编撰《代州冯氏续谱》奠定了基础。
10 月 6 日 冯苓植的《草原游子的故乡情结》在《山 西日报》发表。
10 月下旬至年底 由冯覣策划、制作的 18 集《翠滴 兰亭——百名书家写冯家》在美篇陆续发表。
10 月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 (4) 频道在代县拍摄 《记住乡愁》,冯氏文化作为其内容的一部分,部分冯氏族 人应邀参与拍摄。
12 月 冯占军的长城研究论文《雁门关明长城繁峙 段现状扫描》在首届“雁门杯 ”长城研究有奖征文活动中 荣获三等奖。冯达圣、冯阳、冯璐父女合编的小戏《中秋月
·293 ·
儿圆》、小品《圆梦》获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山西 省 2019 年度百部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优秀奖。
一批珍稀的冯氏先祖的著作被发现,如冯芝的《日知 月无忘斋试帖》、冯如京做序的《孙白谷先生诗钞》等。
本年 在西北街党支部书记张建忠 、 副会长田俊明 等人的呼吁下,冯氏文化街区列入代县城建规划 。 同时, 位于冯氏文化街区的牌楼动工,现基座已经完工。
2020 年
6 月 20 日 上午 11 时,代县西北街冯氏街区“勋高 五省 ”牌楼落成揭幕 。参加仪式的有:省委原副秘书长李 淳、省中医院副院长冯明、县政协主席陈月峰、副县长蔚 丽平以及住建、文旅、文联、博物馆、上馆镇相关负责人, 西北街两委干部以及雁门冯氏文化研究会部分理事也参 加了议式 。揭幕
仪式由蔚丽平主 持 ,文旅委主任 侯俊卿介绍了牌 楼的文化旅游价 值 ,冯明介绍了
·294 ·
冯如京的功绩 、 为人和对 后世的影响,李淳讲了新 牌楼落成的重大意义 。 李 淳和陈月峰为新牌楼 “ 勋 高五省 ”匾揭下帷幕。此牌 楼由县政府投资,历时两 个半月建成。
同 日 雁门冯氏文化
研究会理事会在代县召开。会议由会长冯明主持,参加会 议的有冯湘、冯明、田俊明、冯月厚、冯俊田、冯占军、冯旭 东、冯玉春、冯浩东、冯培仁、冯力、冯召召等理事。会议经 充分讨论,做岀三项决定:一、落实与西北街的约定,捐款 兴建“冯氏文化园 ”石牌楼;二、在国庆节期间召开换届年 会;三、做好宣传工作,积极投身弘扬冯氏优秀文化的活 动中来。
7 月 由冯明主编 ,冯丰年 、冯培仁 、冯新虎、冯旭 东 、冯忠鸣为责任编辑的 《代州冯氏世系续表(1934— 2019)》修订本正式发行。
7 月 25 日 “雁门冯氏文化研究会牌楼筹建组 ”发 出《倡议书》,号召雁门冯氏全体宗亲和社会各界贤达慷
·295 ·
慨解囊、踊跃捐 款,在道后冯氏 大院旧址前新 建一座“冯氏文 化园 ”石牌楼, 以传承和弘扬 雁门冯氏历史
石牌楼设计效果图
文化,激励和启迪教育后人,同时为古城再增亮点,推动 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9 月 1 日 为“冯氏文化园 ”牌楼捐款活动至 8 月 31 日 24 时结束,共有 88 人捐款 110200 元,圆满完成了本 次预定的筹款任务。
9 月 由冯占军、冯明负责编辑的《代州冯氏研究文 集》第三辑出版。本辑由冯明作序,共收集有关家族研究、 人物研究、当代作品、文化巡礼方面的作品以及冯氏文化 活动大事记共 80 篇。
上 半 年 老 会 长 冯覣继去年推出美篇 《我的家族我的根》和 《翠滴兰亭》 之后,今
·296 ·
年推岀新作《大地情深》,目前已出 6 集 80 篇,阅读人数 达 5.7 万人。
10 月 “代州冯氏妇科 ”、“代州冯氏传说 ”被代县人 民政府公布为代县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12 月 《代州冯氏研究文集》第三辑出版发行。
本年 冯覣 、冯占军编纂的《翠滴兰亭——百名书 家写冯家》出版 。 本书收录了五省一市 150 名书画作者 的精品。
2021 年
4 月 3 日 上午雁门冯氏文化研究会祭祖活动在山
西代县西北街冯氏祠堂举行。参加活动的除了代县本地宗
亲外,还有来自深圳、太原、 阳泉、大同、呼市、石家庄、繁 峙等地的宗亲 ,共 50 余人。 研究会长冯明致词 ,荣誉会 长冯湘诵读了祭文 ,远在北 京的冯厚植发来了祭语。
4 月 冯苓植捐助成立 的《记住乡愁图书馆》在代县
·297 ·
西北街小学建成开馆。
6 月 代州冯氏文化园石牌坊落成。
12 月 “ 代州冯氏妇科 ”被列为忻州市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
本月 由冯明主编的 《代州冯氏世谱续谱》 正式
发行。
本月 代县县委、县政府现场办公,同意兴建冯氏文 化园,并成立了领导组。
2022 年
4 月 清明节 ,代县冯氏族人举行祭祖仪式 ,除全 省各地外,深圳、福建、内蒙等地的宗亲共 50 余人参加 活动。
9 月 27 日 代县妇联将“冯氏文化祠堂 ”列为“代县 家风家教示范基地 ”并举行挂牌仪式。
10 月 由冯明主编的《代州冯氏志传续》出版发行, 共为 31 位先祖立传 59 篇。
12 月 4 日 三晋冯氏妇科学术经济交流会在山西 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举行 。大会由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 医学分 会主办,400 多名专家学者代表参加。
·298 ·
本年 冯占军被评为“忻州市长城研究保护十大杰 出人物 ”。
张文红(冯明夫人)被评为“三晋杏林能手 ”。
2023 年
3 月 代州冯氏妇科入选第六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 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4 月 2 日 举行了清明祭 祖仪式 ,来自包头 、 阳泉、忻 州、大同、太原、北京、晋中、繁 峙、五台、代县等地宗亲 60 余 人参加了仪式。
同 日 《代 州 冯 氏 族 谱 (2021)》 圆谱典礼举行 。本谱 一函八册,世系图独立分装,
采用宣纸印刷,并被国家图书馆和山西省图书馆收藏。
5 月 研究会组成寻根问祖团赴山东寻根问祖、交流 文化,老家人的热情款待令每位成员深为感动。
7 月 副会长冯占军撰写的论文《明代军屯制对长城 沿线村落的形成研究》 在第五届中国长城论坛征文活动
·299 ·
中荣获二等奖,并 受邀在大会上进 行了学术交流。
8 月 冯玉春 书 法 作 品 被 收 入 《全国首届我书我 画作品集》。
9 月 《代州冯氏研究文集》第四辑出版发行。
10 月 十七世孙媳张文红被山西省文化旅游厅确 定为山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代州冯 氏妇科代表性传承人。
11 月 冯明 、 张文红受邀参加了 2023 年山西省非 药类非遗项目体验大会。
本月 马春生撰写的《代县城内冯家街冯家》在山西 省晋商文化基金会编写的《忻州吕梁商业家庭》一书中发 表,填补了代州冯氏文化研究的空白。
12 月 由山西中医大学资助,张文红、冯明主编的 《〈妇科采珍〉评注与应用》,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 行,《中国新闻网》做了长篇报道。
·300 ·
2024 年
2 月 29 日 山西省公布了 30 个首批三晋中医学术 流派名单,代州冯氏妇科学术流派在列,同时明确了流派 相应的传承保护单位代州冯氏文化研交会。
4 月 5 日 上午 ,代州冯氏文化研究会清明祭祖典 礼在代县冯氏祠堂举行 。来自忻州、大同、太原、晋中、繁 峙、代县、五台等地族人 40 余人参加了活动。祭祖仪式由 冯俊田副会长主持,会长冯明致词。
同 日 下午,理事会召开会议,决定增补冯科、冯二 顺、冯璐峰、冯全寿、冯录廷、冯亮亮 6 人为理事。
·301 ·
5 月 16 至 17 日 代州冯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冯明、 副会长田俊民、冯月厚、副秘书长冯东浩以及西北街老书 记张建忠、新任书记董梁一行六人,驱车 500 余公里到河 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岳良村参观学习,交流办会经验、互赠 研究资料,增进了亲情,增长了见识。
5 月 20 日 冯明主编的 《代州冯氏他项谱续(1933— 2023)》出版发行。
7 月 1 日 冯丰年编著的《续说代州冯氏》全版本出
版发行。
编后说明:
一、本会人员所出版的书籍,不是以研究雁门冯氏 文化为主的,不是研究雁门冯氏文化的,一般未列入本 大事记。
二、散见于书报刊物的研究雁门冯氏的单篇短文,除 影响较大的综合性文章和发表于省级以上书报刊物的文 章外,均未列入本大事记。
三、大事记中写到的人名,只在第一次提到时写清其 主要职务,重复提到时只写人名,不再介绍。
四、仅属于计划而未办的事,一般不予记载。
·302 ·
作者简介:
冯丰年,代州冯氏十六世孙,1941年生于代县西北街。196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中共党员,中国土地学会会员,国家土地评价师;全国国土资源执法先进工作者。入载《中国专家大辞典》,山西大学《学府之光》。忻州市国土局副局长任上退休。先后被聘任《山西雁门冯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顾问,荣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