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567.冯春生:烧炭
联络了几个粮站的老同事,故地重游,到老粮站看看,看到早已人去站空,破败不勘老粮站,让人感慨万千,在众多的联想中有一件事还是想说说。
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父亲在一个基层粮站工作,父亲是粮站的保管员,我们家当时还在农村,所以父亲的办公室,也就是父亲的宿舍,他白天在这屋里办公,晚上就在这屋里睡觉。
冬天学校放了寒假,我就来粮站,跟父亲住几天。
父亲的办公室也就十几平米大,安着一个火炉子,放着两箱子碳。火炉的左边一箱子碳,火炉的右边一箱子碳。
我来到了粮站就是玩,每天窜库房爬粮垛,逮麻雀捉鸽子,尽心尽情地玩。
父亲是粗粮保管,他每天要收购农民送来的小麦、玉米、葵花等。父亲穿一件白茬子皮袄,脸膛黑红黑红的。他跟农民是好朋友,农民来了卖粮卖油料,跟他有说有笑。他工作认真,父亲拿着粮探在麻袋中抽出一槽粮食,验等级验水分,农民朋友们心服口服。他为人实在,他过称打包,缝口码垛,全是卖粮的农民朋友帮他完成才离开。
这天父亲收购粮食回来的晚了,他一进门看见我把火炉烧的通红,说了一句:“我儿子懂事了。”
接着他问,“你烧的哪个箱子里的碳?”
我指着火炉右边的箱子里的碳说:“这个箱子里的。”
父亲 说:“孩子,你烧错了,晚上烧左边这个箱子里的碳。“
我问:“不一样吗?
父亲 说:“不一样,右边这个是公家的碳,左边这是我自己买的碳。白天上班烧公家,晚上休息烧自己的。”
噢——。父亲,我懂了。
冯春生,鄂尔多斯杭锦旗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杭锦旗文联名誉副主席,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副主任委员,在全国各级书报刊上已发表近400篇小小说,100多首诗歌,创作60多首歌词。已出版小小说集《有人敲门》等五部、诗歌集《梦园》;歌词集《歌语杭锦》;文史集《我和我的杭锦》等。小小说《盗墓贼》曾获第三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奖三等奖、《成长》获第五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奖三等奖、《救命法宝》第六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奖三等奖、《残杀》获第七届全国小小说年度奖三等奖、小小说《盗墓贼》还获得郑州小小说学会优秀作品奖、小小说《小炉匠》获内蒙文联草原文学创作奖、《成长》获鄂尔多斯文学创作奖。有小小说在加拿大、泰国、香港的刊物上发表,部分被翻译成英文、蒙古文、傣文、景颇文在书刊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