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62.冯覣:《伯強沟里是故乡》(1)
——《伯強沟里是故乡》(1)
开篇说初心
——写在《伯強沟里是故乡》文章上线时
●岭底村南有唐建“法云寺”,久废。
△近年在华严岭新建“法云寺”
●五代北汉刘昗称帝时期(951一956)五台山高僧继颙在今伯強沟一带采银,以佐国用。在今茶坊附近建宝兴军和宝兴军城。三重城垣,数道城门,同州城。
●伯強村北有宋建“宝山寺”,久废。原后峪村附近有“宝山会”寺庙。
●宋熙宁五年(1072)11月,日本高僧成寻经繁城驿到五台山,在今茶坊宝兴军城宝兴驿住宿一晚,翌日在三十五位兵丁护送下到五台山台怀。留下了十篇日记,其中对宝兴军城和沿途的风情多有记叙。
●据狮坪《郭氏宗谱》记载,狮子坪村元末前(约公元1300 年左右)已有人群聚居,至今700余年。附近有有“狮子庵”,已废。传先有狮子庵,后有狮子坪。
●明崇祯六年(1633)徐宏祖(号霞客),于7月28日出都经阜平游五台山,8月间经繁峙华严岭、冶子场、东山底,出沟赴恒山。
●清代,伯强沟属东乡和南乡。有东山底、南峪口、茶坊子、童子崖、方城沟、四道沟、北井沟、后峪里、香坪里、堂子后、三羊会、三神堂、野子厂、南庄子、狮子坪、张先生沟、南沟里、耿家庄、壩墙子、马家岔、太平沟、大沟、岭底、宫和尚沟、桦塔子、水磨,共二十六村。
●清顺治五年(1662)大同总兵姜镶起兵反清,代州刘迁、郎枋举兵响应,掠地攻城至繁峙兵败,退至坊城沟“皇饷寨”被杀。
●民国十六年(1927),奉军进入伯強沟,翌年3月因战斗失利撤退。史载:路涌兵械,沿途鸡飞犬吠。
●民国十七年(1928),济砂公路(五台济胜经台山至砂河)开修。经鸿门岩、太平沟、马家岔、狮坪、茶坊、东山底出沟至砂河。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民抗战开始,闫锡山率二战区司令部驻童子崖。9月日寇占领繁峙。30日深夜,闫在童子崖召开了军事会议。听从杨爱源建议,怕日寇从峨口占领闫杨老家五台,决定全线撤退。阎锡山本人则于当夜骑了毛驴,带领杨爱源、续范亭、张培梅等,由孙兰峰旅掩护,沿崎岖小道,穿越鸿门岩,绕道五台山豆村。事后阎锡山曾写诗说:“雪天彻夜走清凉,飞灯光辉遍山梁,老人途中迟行进,徒步泞泥衣带霜。”
●民国二十七年(1938),中共县级机关向南山转移,在伯強停留2天后经马家岔至庄旺。
●民国二十八年(1939)日寇在茶坊建据点。
△4月日寇在东台脚下鸿门岩建据点。
△夏阴雨连绵月余,山洪暴发,太平沟冲毁半个村,伯强防洪坝冲毁。
●民国三十年(1941)3月日寇在东山底建据点,6月日寇在狮坪建据点。
●民国三十四年(1945)6月4日,县城日伪经大胜地包围南峪口(中共繁峙县委在此开会),郝瑞秀、苏克、白俊等三十余人被围,后在苏克指挥下突围,民兵连长袁春海等四位民兵、战士牺牲。
●民国三十五年(1946),伯強沟开始土地改革,至翌年夏,村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民国三十六年(1947),全县两次大扩军,伯强沟数十名青年入伍。
△是年秋,薄一波视察“耿庄铅锌矿厂”。该厂属晋察冀边区政府管理,为部队制造子弹生产铅。位于耿庄村西沟,靠马拉石磨磨矿。
●民国三十七年(1948),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在赴西柏坡时,4月7日遇大雪路居伯強,住李海玉院。笫二天毛泽东、周恩来亲自接见了伯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耿明昭,贫农团长耿祥明和村财政委员李生密三人,听取了伯强土地改革的工作情况。当天,毛主席写下了《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 随行人员有江青、陆定一、胡乔木、汪东兴等。11日下午乘车、步行、骑马经鸿门岩至台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五台山林牧局在繁峙砂河设立,第一任局长伯強李守和。
△翌年设伯強林场,并为北进沟等村发出最早的一批集体林权证。
●1951年抗美援朝,伯強沟多个村青年积极参军,群众捐款。
●1952年,伯強沟内大多数村办起了公办学校。伯強设立了供销社,二十余村群众再不用到砂河购买生活日用品。其址三易其地,初在纪念馆下一处院内,继在伯强与南庄之间新建,后迁伯強村北。六七十年代,是一道沟货贸集散中心,事关百姓千家万户。
●1953年,伯強沟各村迎来建国后第一个粮食丰收年。
●1954年,伯強沟陆续办起初级农业合作社。并实行统购统销。
△是年开始实行买布用布票制度,直到1983拿底废除,历30年,时每人每年发布票1丈8尺,面额2斤棉花证一张。到60年代发布票7尺,口粮由每个每年360斤,变为240斤。山药4斤折粮1斤。
●1955年货币改革,新人民币一元等于旧币一万元。
●1956年,伯強设乡,一年后并入山会乡。
△同年秋伯强遭遇几百年未有之大洪水,村东之过街阁楼毁于一旦,200余间房屋被毁。山羊会亦几乎全村被毁。狮坪发生泥石流,80多间房屋冲毁,36人遇难。
●1958年伯強有色金属厂成立。招工200名,其中招附近村民近百人。
●1958年伯强在奶奶庙办起第一座完小。当年招生二个班130余人。校长柏家庄闫壁,教师魏家荣、刘富元、王耀兴、韩肇记、和国义等。
△部分村开始办起公共食堂,村民家不做饭,到村食堂吃饭。
△实行人民公社,伯強乡并入山会公社,后迁南峪口。
△是年大跃进,大炼钢铁,个别村收缴群众铁器,建土高炉炼铁。
△农民劳动实行工分制,18岁至60岁为整劳力,劳动一天挣10分一个工,60岁以上18岁以下劳动的为半劳力,记5到8分工不等。工分制直到改革开放废止。农民称社员。
●1959年,全县改制十六两老秤为十两新秤。
△同年,在218地质队任代理坑长的伯强李双西,出席“全国先进集体、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1960年,大旱,农村食堂停办。
△七月伯强完小第一届两个班毕业,有二十余人考入砂河中学。计有:李巨仓、张文俊、郝文斌、冯覣、王兰、李守彬、韩正亮、尹培成等20余人。时逢困难时期,仅有七、八人毕业,其余均中途辍学。校长郝玉琳,班主任魏家荣、王耀兴,教师刘富元等。
△为渡荒,各村群众不同程度自发开垦小块地,补口粮之缺。
●1961年,繁代分县,伯強设公社。
△是年伯強李世林考入山西机械学院,是沟里第一个大学生。(东山底南峪口未统计)
●1964,生产经二年恢复,群众生活困难得以改变。
●1965年大旱,为数十年罕见。
△石凉线开建(五台石咀经伯強至内蒙凉城),70年砂河至石咀段竣工。后在张先生沟、东山底建道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地串联学生赴五台山,沿途村许多文物被毁,部分村也出现批斗干部、教师情况。
△宝盖寺坐化和尚被捣毁。
●1969年9月21日,毛主席路居伯强纪念馆开建,李海玉、李玉治、李德西、李双西、李桂西、李西根六人腾出当年主席住过的一处院子,共20间,以5500元售给路居馆使用。其中李海玉之子李媚西迁西位庄居住。
●1970年繁峙水泥厂在南峪口公社水磨成立。翌年迁砂河。
△是年夏开始举办为期月余一年一度的“骡马牲畜交流大会”,周边各县骡马蜂涌而来,日上市数千,交易热络,客商云集,百货食品饭店,摆摊设点,为地方经济做出突出贡献。“原恒硬面馒头”风糜全县。交易会历时十多年,至1984年停办。
●1972年伯強完小升级为伯強七年制学校,此后狮坪、中庄、茶坊等村也改办戴帽初中。
△是年,南峪口公社组织全乡民兵打大口井,把地下水截住集中归入水洞,再通过地下管道输送到山会、杨庄、李庄、中庄寨四个大队,解决了这几个村的人畜吃水问题。自此,结束了四村吃麻潢水的历史。时任公社党委书记的杨成樑(繁峙县龙兴人),施工期间,他多次实地检查指导,脱鞋下水和大家一起挖土石。这项工程,不仅解决了这四村居民的吃水、浇院问题,还可灌溉数千亩农田。
●1973年,公社抽调茶坊大队书记王琪、狮坪大队书记郭俊、宫黄沟化塔大队书记顾三娃,领导伯强公社学大寨筑坝造地工程指挥部工作,带领一批民工,在茶坊、下庄、狮坪、化塔等村造地筑坝。
●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伯强举行千人哀悼会。
●1975年一1976年伯强乡办了一届社办农业高级中学班,招收当年以及上几年八年制毕业未上高中的学生。教师李拴林、郑平良等,开设高中语文、数学、理化、农技、农机等课程。为本地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材。
●1977年,习近平同清华大学2名同学乘火车到五台山火车站(砂河站)下车,步行到五台山,曾在沟内一村吃当地的烧山药。
●1979年,国家林权改革,伯強沟有林村,除国有林外,颁发集体、个人林权证。其中集体林狮坪近八千亩,太平沟近四千亩等;个人林木近千亩。
●1980年,伯强部分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翌年全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仓促中,集体财产损失严重。
●1982年伯强成立全日制完全初级中学,校长宫殿林。
●1983年7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从五台山下来路经狮子坪村,随机停车,走进农民郭二树家,和正在家中的李迎兰(二树之母)、赵娣娣(二树之嫂)、赵粉兰(二树之妻)以及时任大队会计的郭孔生等拉起了家常,询问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当了解到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时,胡总书记连连说好,座谈大约四十多分钟,陪同的有时任山西省委书记霍士廉、副书记王廷栋,忻县地委书记闫广洪和专员刘耀等。
●1984年公社改乡镇。
△是年太平沟、张先生沟通电。
●1985年嶺底通电。
●1986年6月22日,北京旅游客车坠入太平沟深沟,造成死31人,伤25人的重大伤亡。后于出事地路段立“血”字碑警示。
●1999年,全县大旱,伯強各村亦严重。
●2006年1月起,废除几千年的农业税。
●2008年,甘肃建新实业集团投资35亿开发后峪铜钼矿,翌年开工并移民,今已停产。
●童子崖村前有羊眼河,自古都走独木桥或踏石过。每年洪汛期间,过河极为困难。历史上人被冲走死亡的多有发生。2013年,童子崖村迎来了十数代人盼望已久的钢筋水泥大桥落成。
●2014年,十二五期间,部分村开始移民。
●2017年伯強沟有:嶺底、太平沟、张先生沟、马家岔、四道沟、三堂沟、北进沟、坊城沟、北台峰、南沟、宫皇沟、化塔、香坪、后峪、堂后15个村1792人整体移民(后峪村为建矿移民),至此这些村基本夷为平地。部分村复垦了部分土地,多数荒芜。六七年间十五个村庄二千余人的整体移民,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影响是巨大的长远的。
△是年,山西五台山旭日东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伯强村建起了旅游漂流设施。
●2018年,东北释圣慧主持投资300万元,在张先生沟原庙址新建“普济寺”一座。
●2023年,全国劳动模范、十九大代表沙万里捐资130万,建起了“繁峙县伯強党员教育基地”。
●伯強乡(公社、区)历任书记:
59一61缺
71一75缺
张权,张普,李迎春,赵秉义,任镜有,王守政,张炳炳 尹拴廷, 郭尚文,韩科,蒋伟,杨松树,姚历山,张玮,韩宏恩,任雨田,韩铭

冯覣,1947年生,大半辈子从教,退休公务员。代州雁门冯氏家族文化研究会首届顾问,也是研究冯家最早的学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