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26 宪之:思孝公陵园楹联匾额
牌坊匾额对联
思孝公陵园
冶源发祥,四宗一祖,大树根深流风远
沂泗司水,三门八支,主事荫厚德泽长
1,“一祖”指思孝祖,“四宗”指二世祖福健公、汶公、岚公与河公。《礼记》:“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
2,“沂泗司水”,指孝祖来邳州管理沂泗水务,也可解释为出任“澎江清吏司主事”来邳州定居,“大树根深”,象征家族繁盛根深叶茂,也是指“大树家风”深厚悠远。“沂泗”代邳州。据徐、淮、邳等地方志,明清两代徐邳均设有工部清吏司分司以主事管理水务。
3,“主事”指孝祖。“荫厚”,孝祖积德深厚荫庇子孙。
5,“流风”:指宝贵的精神文化的的传承,《孟子·公孙丑上》:“纣王 之去 武丁 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冯氏祠堂传统楹联有“汉世流风远,凌云德泽长”。犹如“风流”,毛泽东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杜甫有“英雄割据长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王谢风流远”的名句。
祠堂匾额对联
宗祠正殿对联之一
慎终追远
深仁厚泽,十万众裔嗣,青州渊源来百世
秋霜春露,六百年大坟,授贤俎豆绍千秋
注:始祖创至德家声千秋鼎盛 嗣裔承延陵世第万载兴隆
1,春露秋霜:原指子孙在春秋二季因感于时令而祭祀祖,指怀念先人。 《礼记·祭义》:“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春di)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
2,俎豆:.俎: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礼器;豆,上古时盛食物的器皿,引申为祭祀崇奉,这里也指香火传承。 《史记 孔子世家》:“常陈俎豆,设礼容。”
祠堂正殿对联之二(六角亭)
钟灵毓秀
艾山秀色来天地
沂水泽流贯古今
注:化用杜甫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说祠墓的风水形势:背倚艾山,艾山的秀色来自天地的钟灵毓秀,地灵人杰;面朝沂水,沂水浩浩荡荡,犹如祖先的泽流绵绵不断,贯通古今。这形势,就是风水家所说的乾山巽向。
祠堂大门对联
授贤冯氏宗祠
大树将军后
凌云学士家
下联典指北宋大臣冯京:鄂州江夏(今湖北省武汉)人,仁宗皇祐元年以连中三元及进士第,历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哲宗时以太子少师致仕,世称凌云学士。至宋末,才兴公自江夏迁青州,二世再传三支:思忠、思福、思孝,为青州、潍坊及邳州之始迁祖。
指导思想:普及族史,颂扬祖德,弘扬家风,凝聚族众,便于记诵。除大门楹联外,均为子礼敬撰,盼赐教
作者简介:
冯子礼,邳州人,六修授贤冯氏族谱主编,运河高等师范学校特级教师,执教古代文学、文艺学等课程,于古代小说研究多所建树,出版专注多部。《金瓶梅与红楼梦人物比较》填补了一项学术空白,被誉为“红学六十年,不可不读的五十部书”之一。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的大型《金学丛书》,将《冯子礼金瓶梅研究精选集》列入其中。《三国演义启示录》一些院校将其列为研究生必读的参考书。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性学术活动,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红学会、明清小说研究会理事、中国金瓶梅学会理事、中国学会红楼梦、三国演义学会会员。韩国《中国文学研究家词典》并国内十余种大型次数对其有专条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