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31.冯恩科 高立基等:一脉文蕴书故乡
一脉文蕴书故乡
冯恩科
美不美家乡水。离开故土久了的人,每当想起家乡的山山水水,仿佛就能闻到那芬芳熟悉的泥土气息,听到那溪流潺潺欢快水声,心里总会荡起层层涟漪。
前不久,我随陈宏东老师陪同高立基先生一行,到米山溜走了一趟短暂的旅行。每到一处,先生他都停下脚步凝神观察,细心观赏。故乡之美,令人颇感亲切而新鲜。
近年来,临朐的飞跃发展,确实有着翻天覆地的巨变。有着北国江南,人间仙境的老龙湾,这里有明代著名散曲大家冯惟敏的故居。漫步观景,你会体验到“秋来春去,四时成趣,家居翠竹丛中,人在白云深处,看天然画图。眼前诗句,水芹香稻,鲜酒活鱼,见说江南好,江南恐不如”。这里奇泉、翠竹、碑刻、美文相得益彰,惬意心境,跃然纸上。
“巨洋湖波连天涌”,是对临朐“新八景”巨洋湖之赞美。秋来朝观,烟波浩淼、水鸟翱翔、扁舟一叶,若隐若现行进在广阔平展的云海之中。暮看,夕照如画、湖光山影、岸畔垂钓、绿树红楼镶嵌于画卷般的璀璨明镜中,幽雅的环境,无不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再看哪雾霭萦绕的米山,沟沟岔岔的山水间,到处瓜果摇影、山花竞妍、溪流淙淙、草木繁茂、诗情画意,呈现着一派秋丰景象。这里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吸引着学者的雅兴,遂意附笔,将满怀热情,无遮无拦地倾洒给故乡的山川大地。诗友唱和,处处洋溢着亲情、友情和对家乡的关心热爱之情。
冶源吟水(三首,通韵)
高立基
题记:冶源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齐鲁水乡,北国江南”之美誉。幼时,跟随老父亲赶冶源集,始大开眼界。后离开故乡在外工作半个世纪。再到冶源,看山清水秀,格外亲切。尤其是冶源之水的灵气冲击大脑神经,沉淀多年的思绪迅速被唤醒。忆旧面新,心潮澎湃,夜不能寐,不吐不快,遂披衣下床,挥毫吟诗赞誉之。
一、人文老龙湾
薰冶名高播久远,
水经注记倍周全。
老龙湾拜秦皇赐,
红砚台托弘力宣。
铸剑池源欧冶淬,
雪蓑题刻墨书瞻。
明朝文霸冯惟敏,
散曲集成濯马潭。
二、胜景巨洋湖
群英建坝弥河斩,
湖荡歌甜画舫翩。
夏汛溢洪闸启动,
浪花撞碎水中天。
三、清泉米山溜
米山其溜尽溪源,
崖畔清泉石板喧。
峰岭水腾凹点泄,
黄岩瀑布落池潭。
2024.11.2于潍坊
步韵高立基先生《冶源吟水》三首(通韵)
陈宏东
人文老龙湾
乐府因泉传久远,栽竹种曲柳植全。
始皇避暑忘情醉,欧冶临池铸剑宣。
最赏冯公辞律美,常吟疾苦品德瞻。
浮山熏冶千秋画,骚客流连韵满潭。
(注:散曲雅称乐府;冯公即冯惟敏。)
巨洋湖
百溪汇聚升湖面,巨淼霞飞千鸟翩。
清澈已成食用水,朝阳映照碧连天。
米山凤趾河
凤趾河流三股源,千溪汇聚落崖喧。
黄石瀑布惊虹现,珠玉纷纷入碧潭。
依韵和高立基先生《人文老龙湾》
安树芝
竹翠湾幽亘古传,轻舟逗浪缔良缘。
神泉确幸秦皇喜,宝剑还需欧冶欢。
濯马潭中寻轶事,江南亭内觅佳篇。
雪蓑题刻光芒吐,新馆恢宏震大千。
依韵和高立基先生《胜景巨洋湖》
干群携手绘祥篇,弥水成湖碧浪翻。
抗旱防洪功绩伟,芳流史册耀尘寰。
依韵和高立基先生《清泉米山溜》
岁在金秋游米山,溪清树茂鸟声喧。
更欣飞瀑石崖秀,咋怪宾朋醉忘还?
依韵和骈邑游子诗三首
高立伟
一、《人文老龙湾》
冶源古镇久名传,今若出阁扮靓颜。
寿塔巍巍迎旭日,巨洋滟滟映霞天。
神泉水酿醉千日,明曲筝声响万年。
骈邑南城展新翼,复兴路上著鸿篇。
二、《胜景巨洋湖》
巨洋如镜映家山,雁唱渔歌翔碧天。
共饮三区一湖水,和谐天地乐无边。
三、《清泉米山溜》
一架瑶琴卧米山,溪流百鸟四时弹。
黄崖飞瀑落千丈,一路高歌奔海边。
依韵和高立基先生诗三首
李作霞
《人文老龙湾》
通韵
篁竹滴翠柳如烟,散曲支支荡耳边。
吟颂秦皇迷百鸟,放歌惟敏醉群贤。
伟人女赐夫妻树,齐帝后倾濯马潭。
鲤跃龙门珠万斗,人文薪火代相传。
注:伟人女,指毛主席女儿李讷,老龙湾夫妻树系李讷女士赐名。
《清泉米山溜》
米山溜里醉红颜,百果秋来挂岭巅。
飞瀑溅珠如此美,谁拿画笔铺生宣?
《盛景巨洋湖》
烟波浩渺鸟儿翩,鱼跃金粼映碧天。
三县精英心血洒,功垂后世万年传。
依韵高立基老师《冶源吟水》
冯恩科
一、老龙湾(通韵)
碧潭长空老龙湾,风绕青竹亭榭前。
冶水粼波光似梦,浮山美景色如斓。
琴音一曲奏仙境,岸柳十行生紫烟。
纵有江南难媲秀,云谣小调写新篇。
二、巨洋湖(通韵)
家住巨洋临水岸,绿杨映衬浪滔天。
春潮涤荡三千里,清冽一泓生命泉。
三、米山溜(通韵)
嵯峨秀美米山看,秋水东流碧落蓝。
曲仄古风青石路,红枫一抹欲参天。
2024年11月8日
作者简介
冯恩科,临朐县乡贤民俗文化研究会冶源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山东省齐鲁美术家协会会员、潍坊书画研究院会员、临朐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临朐书画研究会会员、爱好诗词、散文、
书画创作。作品在《青年思想家》、《风筝都》、《山东工人报》等刊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