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548. 冯宪银 :蓉城幽韵:千年风华的低吟浅唱
蓉城,于历史的浩渺烟波深处,宛如一颗被岁月精心雕琢的温润明珠,其幽然独蕴的光华,丝丝缕缕,编织出独属于天府之国的梦幻绮境。我有幸五次踏入这片魅力无穷的土地,每一次的邂逅,皆似轻启一部尘封千年、厚重深邃的史诗巨著,在字里行间,在巷陌庙宇,尽情领略那动人心弦的风姿雅韵。
初临都江堰,仿若踏入时光的古老回廊。江水滔滔,如万马奔腾,其声若雷霆乍惊,滚滚而来,又似历史洪钟,訇然长鸣。遥想当年,李冰父子心怀壮志,以超凡入圣之智慧,坚毅不拔之决心,与岷江汹涌波涛展开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博弈。他们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凭双手和血汗,终使驯服的江水,温顺地润泽成都平原。自此,这片土地水旱无忧,田野丰饶,“天府之国”的美誉,如繁花盛绽,香飘千秋万代。那奔腾不息的江水,恰似历史鲜活的脉络,每一朵浪花,皆吟唱着古人与自然相拥、与天地相谐的浩歌,令观者无不心怀敬畏,叹为观止。
步入草堂,宛如穿越千年诗韵的悠悠时光隧道。诗圣杜甫,于乱世漂泊,如孤鸿落于浣花溪畔,筑起草堂,以笔为剑,以诗为魂,在风雨飘摇中,镌刻下不朽的精神华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春雨,恰似诗圣的才情与悲悯,润泽成都大地,亦滋养华夏千年诗心。漫步其间,每一寸土地仿佛都氤氲着诗意,草堂的草木砖石,皆为诗韵的载体,低诉着往昔的悲欢离合,使人沉醉于那浓厚悠远的文化氤氲,不知归路。
武侯祠内,松柏凝翠,庄严肃穆之气氤氲而生。殿堂之中,蜀汉丞相诸葛亮羽扇纶巾之像安然供奉,他为兴复汉室,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篇《出师表》,写尽耿耿忠心与绝世智慧,“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往昔岁月,仁人志士纷至沓来,于此凭吊追思,仿若能听见历史深处的金戈铁马,感受到那份赤诚的家国情怀与君臣相知的千秋佳话。每一丝空气,都弥漫着历史的厚重与敬意,令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文殊院,恰似尘世中的一方净土,宁静祥和,红墙幽谧,梵音袅袅,如天籁之音,空灵澄澈,涤荡心灵。寺内,文殊菩萨宝相庄严,慈悲俯瞰众生。香烟缭绕,仿若轻纱薄雾,朦胧了尘世与净土的界限。这座古寺,历经风雨沧桑,却如岁月沉淀的智者,安然如初,珍存着无数佛教瑰宝与古建筑艺术珍品。踏入其间,喧嚣纷扰悄然散去,心灵仿若经一场圣洁的洗礼,于静谧中感悟佛法的慈悲与智慧,寻得内心深处的安宁港湾。
太古里,恰是一场现代与传统的盛大舞会。时尚潮流的炫酷元素,与传统川西建筑的典雅韵味,相互交织,完美融合,如琴瑟和鸣,和谐而美妙。国际大牌琳琅满目,本土特色小店星罗棋布,二者并肩而立,相得益彰。漫步其间,仿若穿梭于古今交错的时空回廊,一步一景,皆见证繁华与古韵的深情相拥,共鸣出独属于蓉城的时尚新韵,尽显这座城市与时俱进之活力,坚守本根之执着。
宽窄巷与锦里古街,则是一幅鲜活灵动、色彩斑斓的市井风俗长卷。踏入其中,民俗风情如春风拂面,暖人心扉。古色古香的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诉说着往昔的繁华盛景;琳琅满目的传统手工艺品,巧夺天工,精美绝伦,闪耀着民间艺人的智慧光芒;香气四溢的特色小吃,麻辣鲜香,令人垂涎欲滴,唤醒沉睡的味蕾;街头巷尾,人们笑容质朴,热情好客,欢声笑语回荡其间,构成充满烟火气息的人间胜境。于此,方能真切品味成都最本真、最醇厚的韵味,沉醉于这人间烟火,不知今夕何夕。
不仅如此,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成都亦展现出非凡的魄力与强劲的动力。连续八年,成都始终雄踞国家投资榜首之位,这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犹如甘霖润泽大地,催生出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林立的高楼大厦如春笋拔节,现代化的交通网络似动脉纵横,城市绿化如诗如画,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市容市貌焕然一新,整洁的街道、璀璨的灯火、精致的城市小品,无处不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精致与大气。而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市民,亦因城市的蓬勃发展而洋溢着自豪与自信。他们积极向上、热情友善,用微笑传递着城市的温度,用行动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成为蓉城另一道靓丽动人的风景线。
五次蓉城之行,成都那深厚如渊的文化底蕴,如涓涓细流,悄然淌入心间,温柔地润泽着灵魂。这座城市的幽韵,恰似一缕轻盈如烟的梦,袅袅娜娜,萦绕于城市的每一寸肌肤纹理。从古老宁静的街巷,到摩登高耸的楼宇;从静谧庄严的庙宇,到热闹喧嚣的市井,其韵味绵延悠长,仿若一位风姿绰约、历经沧桑的佳人,低吟浅唱着千年的风华绝代。我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唯愿长醉不复醒,与蓉城携手,共赴一场永恒的文化盛宴,在时光长河中,聆听其千年幽韵,续写与她的浪漫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