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810 历史上惟一在《清明上河图》上留下题跋的太监 冯保
历史上惟一在《清明上河图》上留下题跋的太监 冯保
在人们心目中,;历史上的太监都是负面的形象,小人、奸佞、卑鄙、势利、乱政等与他们的名字连接着。其实,太监中也不乏好人。豪门世族出身的袁绍,駡曹操为“赘阉遗丑”,就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的养父曹腾是太监,但曹腾却是位好太监,不过名气不大。历史上名气大的太监至少有两位,而且都是书法家,一位是唐玄宗时代的高力士,一位是明神宗万历时代的冯保。高力士(684年~762年),原名冯元一,祖籍潘州(今广东省高州市)。唐冯盎的曾孙。我们之前已做介绍。这里给大家介绍下冯保。
明代中后期,经过嘉靖皇帝的折腾,已经是危机四伏内外交困。有识之士的都希望
朝政必须来一次大的改革。这个历史使命由张居正完成了。封建时代的改革,从到王安石算上康有为,无不以失败告终。张居正新政的成功可以说是唯一的一次。新政推行令行禁止,立竿见影,令大明王朝出现中兴气象。可惜居正身后人亡政息,一心报复张居正的小皇帝倒行逆施,把新政和大明王朝一起送进了坟墓。
面临着强大的保守势力,新法地推行必须有皇帝的大力支持,至少是保持一致,万历帝冲龄即位,这是“玩的就是心跳”的时候,唯我独尊的身份,与安邦治国的约束是天然的对立的。
这个矛盾点解决,靠的是小皇帝的亲妈李太后的支持,李太后有头脑,管教严格,中间冯保起着很大的作用。张居正、冯保和李太后的外朝内廷联盟,是新政推行的必要条件。作为宦官,冯保在改革新政中起着如此重大作用,这在历史上罕见的。这因为,他们以太后压制着小皇帝的天性,所以万历成人亲政,释放出报复的天性,抄了张居正的家,冯保也遭流放抑郁而终。
能够在《清明上河图》上题跋,身份自然不寻常,最起码的一条,文化素养和书法能够说过去。冯保作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完全具备这个条件。
题词如下,以供鉴赏。
无独有偶,高力士也是一位书法家,乾隆年间出土《高延福墓志》就是高力士所书,其水平不雅欧颜,兹列于下,与大家共享。高延福为其养父。
《高延福墓志》由于被拓次数太多,原碑日益损坏,笔画越来越细弱,字口也越来越模糊,所幸初拓本保留了下来。初拓本如今流失到日本,被岛国皇室视为“传家宝”,如今收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下图为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