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74.冯峥(广东):我的自画像
新年期间,文友发来不知哪里找来的我那《冯峥为冯峥写真》自画像,一笑之余,无限感慨:当年作画时是甲申年,距今21年了!
2004年盛夏,流行非典疫情。不能外出,困在斗室,无事可为。忽发奇想,乃大笔一挥,以丹青寄意,作品乃成。我还在空白处题上“小诗”一首:一台老电脑,一盏朦朦灯,一夜不合眼,一篇小文章。
不料一发而不可收,竟积“大作”数十。朋友谓,老冯峥一不小心一觉醒来由作家变成了画家。只有我自己知道,此乃临老学吹箫也。
这“忽发奇想”,可做个注解。从阳江县到阳江市,我在文联工作了20多年。我深知自己斤两,在阳江这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没有几手是很难“镇得住脚”的。我不敢松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文学、音乐、舞蹈、戏曲、影视创作上都有所收获,唯独书画未有涉及,仍是个残缺的不合格的文联主席。于是便“忽发奇想”:攻下这最后一关!
之所以谓之“奇”,是因为在众人看来,我与书画是不沾边的。其实,还在小学四年级时,受父亲的影响我就喜欢上画画,经常临摹一些自己喜爱的书画作品。只是后来专攻文字创作,没拿过画笔了。但对书画还是爱好的。当上文联主席后,难免要和书画界接触,近朱者赤,我一次又一次地从一个又一个画家身上偷到了一点作画的皮毛。
这期间,我得到一个提高的机会。从1997年至2007年,我连续当了两届共10年的省政协委员,并且是文艺组的组长。我的这个组里几乎囊括了广东当代的著名画家:刘斯奋、陈振国、方唐、罗宗海、黎明、潘行健、梁明诚、王璜生、叶献民、伍启中、冯兆平、关伟、李公明、李筱孙、尚涛、董小明、林丰俗等。这些画家都犯职业病,困着开会多日,个个手痒难耐,休息时,都到我房间尽情挥洒。我除了得到他们的作品外,更得到他们的真传。每年10多天的名师面授,甚至还沾光合作,绝对快哉!
把我的画推上“顶峰”,是一个偶然的机会。2007年,广东省作协搞了一次全国当代作家书画展。征文通知下来,我自知斤两无意参加。但转念又一想,家里有的是“大作”,何妨一试?不料这一试下来,得了个什么奖不足算,我的那“大作”还进了画册,原作让人给收藏了。
就像抽烟一样,一上瘾就很难戒掉。退休后,我便成了专业“画家”。
我们的家教家风是“团结向上”。“向上”就是不管干哪一行,都要把它干好。
----阳江日报2025 04 27
作者简历:
冯峥,男,汉族,1946年元宵节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大沟镇三丫村。
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新故事学会、中国通俗文学学会、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曲艺家协会、戏剧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散文诗学会秘书长。广东省“非遗”组专家、广东石油学院客座教授。
系阳江县、阳江市政协常委、江城区人大代表。广东省第8.9届政协文艺组组长。
1960年在阳江一中读至初二第一学期,便因家庭变故,回家乡当农民、渔民、盐工。1973年到阳西县沙扒中学当民办教师。1983年调阳江县文化馆当创作员、小报主编、副馆长。1987年任阳江县文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作协主席。1988年起任阳江市文化局创作室主任。1993年任广东省文联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作品》编委。
2005年60岁时,以特殊人才资格,留任阳江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民协主席5年。
从事文艺创作50余年,用192个笔名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各类文章1000多篇。
出版有:长篇小说《渔乡子》《南宋的那个夜晚——南海1号传奇》等文艺作品38种,合1000多万字。与人合集20多种;主编出版各类集子10余种。其中《漠海钩沉》获国家“山花奖”。短篇小说《七级总理》获广东省作协首届新人新作(现叫鲁迅奖)二等奖。《新潮女》等11篇小说、故事、和歌曲《漠阳江情思》等在省以上评选获奖。
小戏——《子教三娘》、《三亲家》、《亲家路窄》参加省演出获奖,并录像播出。
影视——《阳江之战》(电影文学剧本)《渔家故事》获广东省委宣传部1999年"五个一工程奖。《海上沧桑》获广东省首届“五个一工程”奖。《守门人》等4个电视片在省评选获奖。《漠阳江情思》发行海内外;《魂断大茶根》获广东省小电影一等奖
散文——《漠江山水入画来》、《那琴情思》《圆明园祭》选进省市乡土教材。
国画——《傲雪》获中国作家协会2007年主办的“当代中国作家书画展”优秀奖,并被国家收藏。2013年12月国画《拼搏》参加《中国作家书画作品展》,收进《诗文风流,翰墨飘香》大型画册。参加广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主办的书画展5次。
书法——温州冯氏宗祠牌楼、楹联。
楹联——广西几间冯氏宗祠的门联。
歌曲——《漠阳江情思》、《最毒四人帮》在省广播电台播出。
舞蹈——《燂船舞》在阳江市第三届旅游文化节上演由广东省歌舞团演出。
民俗文史——《漠海钩沉》《阳江人从哪里来》《云上精灵》《阳江漆器》《朱漆留春》
语言文字──《阳江话字词典》
2009年退休后,任阳江市高凉文化研究会会长
2016年,出版长篇小说《南宋的那个夜晚——南海1号传奇》
2019年,参加东盟10国国际文化高端论坛。
2021年,为东平镇撰写出版地方志《太阳升起的地方》
2022年,为海陵镇撰写出版地方志《海陵传》
2022年,阳江市政府一连10天,为其举办《冯峥从文从艺50年成就展暨作品研讨会》
2023年,参与编写阳江市乡土教材
生平事迹收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当代中国电视人》等50多本典史。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