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遺训初编(节选)
F710.【冯占军】《代州冯氏族谱》家训(三)
冯氏家训入编《山西家规家训》精选
自裕
士君子不可不大其胸襟。则一日之内、一岁之间,役役斗捷于声利之场,如之何能乐哉!盖以有限之身,混以无穷之欲,得之于此,失之于彼。强欲两全其欲则惨,然有不如意之忧矣。望望然求之不得,仆仆然购之无方,愈忧而愈苦,莫之能释也。是故以六合为一己,以坯冶为一陶者,则无往而不乐。
善处
客有问于余曰:处顺境易,处逆境难,信乎?余曰:两者俱难。唯智者处之,则无难矣。顺境者,人易纵之时也,纵之无己,天夺其魄。故曰:小人福薄,福过祸生。逆境者,动有悔之时也,悔之痛切,则自天佑之。故曰:吊者在门,庆者在闾。是故处顺境而知惧,遇逆境而知忧,则祸患不能及焉。上士达无忧,下士愚无忧,忧之所钟,正在中人乎?
冯氏家训入编《山西家规家训》精选
恢量
恕之一字,固为求仁之要;量之一字,又为行恕之要。未有能恕而无量者也,亦未有有量而无恕者也。是故恕虽当勉,量亦当学。有杯盂之量,有池沼之量,有江海之量,有天地之量。天地之量,圣人也;江海之量,贤人也;池沼之量,中人也;杯盂之量,小人也。易喜易怒者,小人也。易予易夺者,小人也。未满而先盈者,小人也。未富而先富者,小人也。中人则有宽而狭,贤人则多宽少狭;至于圣人,则万物不能挠其志,与日月同其明,与鬼神合其德,荡荡煕煕,无所不容矣。然则学量之功何先?曰:穷理。穷理则明,明则宽,宽则恕,恕则仁矣。
寡欲
老氏动辄要绝嗜欲。男女饮食,岂可绝耶?但不以彼累心,节之而已。孟子曰:“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谓之寡则可,谓之绝则未可。
立志
人只怕无志耳。有志决要做一翻(番)人,一生根脚便从此处竖起
冯氏家训入编《山西家规家训》精选
慎言
大言不惭,此学者之大病。夫人虽至愚,是非之心,则皆有之。或乘愤以愠人,或因喜而夸众。殊不知人虽无言,而默笑于胸中矣。
自养
君子立身,其大要在乎惩忿窒欲。忿如火,不遏则燎原矣。欲如水,不遏则滔天矣。何家国之不废,何灾祸之不致哉!惩,故心清而志安;窒,故气畅而神安。
审处
贵人之前莫言穷,彼将谓我求其荐矣。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福矣。是以群居之中,淡然漠然付之谨默可也。穷也、贫也,皆命也,非告人而可脱者也。或有不得于心,寄言咏歌之间,陶写性灵而己。
安分
人家祸患,皆自多事生来。夫见位高金重者,未尝不愿与之交也。见势崇权重者,未尝不愿与之接也。而不知一交一接之间,祸患由此而基焉。善于安保者,盍以清洁省事为本。穷通有命,徒事纷纷,夫何益哉!
冯氏家训入编《山西家规家训》精选
吊问
休戚生死,大是关系。凡遇亲友当吊当问,不可少缓一刻。
至亲
父党母党,虽极贫贱不可疏远。
尊卑
侄自侧坐,弟自随行。近见吾乡父子、叔侄、师生平席间坐,恐外虽从俗,而真心亦必不可安,断是不可。显见疾徐,尚不守礼,况隐微中乎?
匆僭
各有分位,当守本等。城中不可乘马,高张檐盖;乡间不可坐轿。亦当习劳,可任大事。
不至
可令官长闻其名,不可令官长见其人。不入公门,多少尊重。
气节
穷养时极能见人。凡有气节不委靡者,到底必有成就。愈穷愈有节,概是为男子。
冯氏家训入编《山西家规家训》精选
公非
凡行事看公议何如。如系众论不可者,即止。忽为一件犯了清议,许多好事,不可救解。
勿附
凡公务事以和立论,便可相从;如属聚讼,多是血气,不顾后日利害。即潜藏不为懦怯。
课程
一日未有实功,彼自茫茫如有所失。日计不足,月计有余,自能成事。
多静
此身常置静处,毋论养德、保身、治家、读书,俱有实益;日在胶扰中,并性灵汩没了,有何实际?
交游
朋友属在伦中,谓其有益;泛交且损矣,何贵得朋?
来自作品集《代州冯氏族谱》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