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45.冯占军:代州冯氏文化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
《<妇科采珍>评注与应用》正式出版发行
日前,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州冯氏妇科传承人张文红、冯明主编的《<妇科采珍>评注与应用》已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妇科采珍》是成书于清朝嘉庆年间,代表当时我国妇产科专业水平的一本医学著作。其作者冯晋台是山西代州冯氏家族的第十世传人。代州冯氏是明清时期的名门望族,时称“我朝右姓,首推冯氏”。作为“清代全国第一高门望族”这个家族流传出一部可与《颜氏家训》媲美的家族规范,创造过两次“五子登科”的辉煌,培养过十八位进士,在代县城耸立起八座牌楼,家族中有二十七人位列“名宦祠”和“乡贤祠”。
《妇科采珍》的作者冯晋台就诞生于这样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大家族中, 随宦四十余年,走南闯北的阅历,使他逐渐认识到“善身而淑世者,莫如岐黄”,遂产生弃官从医之志。他潜心研究古代典籍,选择经验良方加以精采,治疗各种病症,学验俱丰且医术超群,尤为擅长妇产之术。 古稀之年将毕生心血凝结成了一册集大成的妇科专著《妇科采珍》。
《妇科采珍》学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冯晋台诊治妇科病症的方法——不仅精于用药,且擅用针灸,尤其对急诊,药以祛病,针以救急,针药并用,缓急相济。同时强调治养并重、药食结合。在用药方面,重视温补,重视药物的炮制,剂型选择灵活多样是其主要特点。而其主要学术思想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气血并治,各有侧重(具体表现为调经重在补血和血、胎前重在益气补血安胎、产后重在祛瘀补虚);调理脾胃,药食并补;重视针灸疗法;辨别标本缓急;强调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制宜。
近3、40年来,以《妇科采珍》为代表的山西冯氏妇科逐渐被学界重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长春中医药大学王耀廷教授对其手抄本,进行了校注整理。2015年山西中医药大学穆俊霞教授对新发现的地忍堂版刻本进行校注,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期间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赵怀舟、王小芸对《妇科采珍》抄本与刻本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穆俊霞教授指导下,其研究生翟春涛又对本书作者的生平、成书背景、版本概况、体例内容、用药规律、用药特点、学术思想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
近年来,代州冯氏妇科先后被列为县(2020)、市(2022)省(2023)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代表性传承人张文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人才,山西省省优专家,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教研室主任,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不孕不育科主任。她从事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多年来在博采众家的基础上精研《妇科采珍》,并将其理论和方药运用于临床实践,深感其药精方简、价廉效宏。
代表性传承人张文红
便组织团队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对冯氏妇科的临床运用特色及经验进行了系统研究,编辑成《妇科采珍评注与应用》。内容包括《妇科采珍》原著解读、学术思想源流及名家医案等部分。"原著解读"帮助读者从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加深对原著的理解;"学术思想源流"较全面细致地阐述了《妇科采珍》的学术思想的来源;"名家医案"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了众多医家应用《妇科采珍》方剂治病的临床验案,既体现了冯氏妇科的效验,也为初学者提供了应用模板。
国医大师、山西省中医院原院长王晞星教授欣然为本书题序,并予高度评价。